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重庆地区适应养什么牛蛙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哪里有牛蛙养殖基地(哪里有养牛蛙的)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哪里有牛蛙养殖基地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1959年从古巴、日本引进我国内陆。目前我国主要靠养殖生产,全国各地均产,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新疆、四川、湖北等地。养殖场地的防渗可以选择HDPE土工膜。商品蛙主要在秋冬季,供应源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地区.养殖方法
牛蛙流水式养殖方法
池塘选择 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
蛙池建造 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厘米埋入土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体深度不低于20厘米。进、排水口设置在大池的对角,每个池子放4块80厘米×40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
苗种放养 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10~15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放养密度: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饲养管理
(1)巡池检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证24小时不间断,每天换水率达到300%,排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厘米。发现牛蛙摄食与活动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水泡湿,促使软化膨胀。日投喂量为在池蛙总量的7%~15%,并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3)分级饲养,每隔一段时间及时将规格较大的个体分级筛选,把规格相近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塘进行养殖。
疾病防治 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或强氯精全池泼洒消毒,分池后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挑出隔离饲养,并适时用高浓度的漂**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重庆有养牛蛙的吗,在那里
重庆目前颇具规模的好像还没有。
牛蛙适合在高原地区养殖么?养殖牛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一、适合在高原地区养殖;
1、牛蛙原是一种野生两栖动物,适应性强,无论山区、平原,只要有水源的地方都可以养殖,但是,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差异和湿度、气温、饵料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各地在养殖牛蛙时应考虑它的生活习性,尽可能地选择比较适宜的自然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养殖措施。
二、牛蛙养殖场的环境要求:
1、选择好适当的蛙场场址,是建场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周密考虑。牛蛙喜安静、温暖的环境,因此蛙场必须选择在有水陆环境、自然环境僻静、植物丛生、浮游动植物与虫类繁多的场所。
2、牛蛙不易在喧闹的环境下抱对和排卵。若选择空旷地区作养殖场,必须种植树木、杂草瓜果后才可放养牛蛙。
3、蛙场必须有清洁而充足的水源,如溪流、山泉、河塘、湖泊、水库等,能保持1个月左右浅水,又不施用化肥、农药的水域也可作为养殖场。混浊的脏水或污染的水不适合养牛蛙,否则会造成蝌蚪及蛙的死亡。
4、蛙场必须排水灌水容易,以保证下暴雨时不成水灾,遇干旱时能及时供水,以及平时池水的更换。蛙场宜靠近农舍,以便于管理。
5、蛙场的土质必须属于黏土,以便于营水。应选择常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以提高水的温度。还要有充足的食物,如大量的昆虫和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以保证蛙与蝌蚪的生长。
扩展资料:
一、牛蛙养殖场的水质要求:
1、牛蛙对其生活的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水质的优劣与牛蛙养殖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水质包括水的含氧量、温度、pH值、矿物质以及微生物等几个方面。
2、一般清洁的水,其矿物质和pH值对牛蛙不会发生多大影响,但含氧量、温度和微生物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牛蛙及蝌蚪的生存和生活。所以养殖牛蛙时首先要考虑到供水的水质。
(1)、饲养牛蛙的水质条件:
溶解氧:陆地上的动物靠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生存,牛蛙生活在水中,靠水中的溶氧生存。一般牛蛙对溶氧的要求在O.4mg/L以上,水中的溶氧过低,牛蛙就会出现浮头现象,严重缺氧时,就会窒息死亡。
水中的溶氧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时常变化,一般夏季日出前1小时,水中溶氧最低,在下午2点到日落前1小时,水中溶氧最大,冬季一般变化不大。水中的溶氧与水中动植物的数量、腐殖质的分解、水温的高低、日光的照射程度、气压变化、空气的湿度、水面与空气接触面大小有关。
酸碱度:酸碱度即pH值,一般地讲,pH值在5.5~9.5这个范围内牛蛙都能生存,但以pH值在7.5~8.5为最适范围。在牛蛙池中pH值偏高或偏低,会妨碍牛蛙呼吸和血液循环,引起活动能力减弱,食欲降低,色泽变暗,严重时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2)、透明度:
透明度是表示光透入水中深浅的程度,是水体能见程度的一个量程,是水体环境质量、水质优劣最直观的指标,是衡量水产养殖水体的重要指标。透明度与水色直接有关,水色又标志着水的肥瘦程度和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
鱼类养殖最适宜的水体透明度为25~30cm。透明度在25cm以下,表示水质过肥,有机物过多,光照能力降低,溶解氧减少,易滋生多种有害细菌,使鱼类对饵料的消化能力降低,抗病能力减弱。透明度在
60cra以上,表示水质过瘦,鱼类的优质天然饵料过少,鲢、鳙等肥水性鱼类因饵料缺少而生长缓慢、抗病力降低,早春天气寒冷,水温相对较低,透明度可控制在30cm左右,以增强水体光照强度,有利于池塘水温的提升,鱼类开食时间提前,延长生长期。
5~9月份,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逐渐升高,池水也逐渐加深,施肥及投饵量较大,透明度控制在25cm左右,可保持数量多质量好的浮游生物交替出现以及较高的溶氧量。
(3)、盐度:盐度影响牛蛙的耗氧率和渗透压。当盐度增加时,牛蛙耗氧率增加,生长速度下降,同时会使牛蛙身体失水。一般牛蛙养殖水体盐度不高于0.2%。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牛蛙
养殖牛蛙一亩地可以养多少只?
养殖牛蛙一亩地可以养1200只。
牛蛙,为北美最大的蛙类。
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後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其他一些大型蛙类亦称牛蛙,如非洲的箱头蛙(R. adspersa或Pyxicephalas adspersa)和印度的虎纹蛙(R. tigrina)以及南美的细趾蟾科(Leptodactylidae)。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四肢有黑色条纹。体长约20厘米(8吋),後肢长达25厘米(10吋)。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千克(1磅)。常生活於静水中或其附近。春季繁殖,卵产于水中。蝌蚪呈绿褐色带有深色斑点。蝌蚪阶段持续1~3年,决定於气候条件。许多牛蛙可供食用或用作实验材料。
牛蛙原产于北美落基山脉一带,1959年我国引进牛蛙驯养,1986年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大量饲养。主要品种有:沼泽绿牛蛙、西方牛蛙、印尼牛蛙、非洲牛蛙、非洲大牛蛙等。
A、牛蛙的形态:
牛蛙体大粗壮,成蛙体长20厘米,重达1千克。体背绿棕色,有暗棕色斑纹,腹部灰白色,雄蛙咽部黄皮,皮肤粗造。
B、牛蛙的养殖价值:
牛蛙体大肉肥,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型蛙类,特别是蛙腿在国际市场很畅销,牛蛙除供人们食用外,蛙皮可制革,加工后的皮革经染色处理,可制精美的皮鞋,手提包及手套等。
形态特征
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我想养殖牛蛙需要办理什么**吗?
需要办理养殖证,目前国内没有特种养殖证。
养殖证是国家要求海域水产养殖和内陆水域养殖户需要办理的一种**。凡是利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
办理条件:
1、国家对水产养殖海域和内陆水域实行养殖证制度。利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
⑴全民所有的海域和内陆水域依照《渔业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确定海域和内陆水域养殖使用权;
⑵集体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海域和内陆水域,依照《渔业法》、《土地管理法》和有关土地承包经营的规定,确定海域和内陆水域养殖承包经营权;
2、对已养海域和内陆水域,符合养殖规划并持有养殖证的,可简化审核程序予以换证。尚未领取养殖证应尽快审核补发。
不符合养殖规划但已持有养殖证的,限期予以调整。无证使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渔业主管部门应当进行登记,限期拆除养殖设施。
3、使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扩展资料:养殖证申报流程:
一申请。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单位还应提交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信证明材料、养殖技术条件说明等。
二审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申请材料,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验,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情况。
三批准。经审核,对符合规定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报请有审批权的人民**批准,颁发养殖证。
四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海域和内陆水域,承包人按规定签定承包合同后,到所辖地县级以上人民**进行注册登记,领取养殖证。
五登记造册、公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已颁发的养殖证应登记造册,颁证海域和内陆水域要作图标志,及时向社会公告。
牛蛙的经济和生态影响:
牛蛙体型大,可以吞食当地小型蛙类的成体和蝌蚪,甚至吞食湖、塘内的鱼苗,可能造成其他动物资源的损失,甚至有可能改变当地两栖动物区系。在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已形成自然种群,构成当地蛙类区系的组成部分。
牛蛙为经济价值较高的蛙类,体大肉肥,体重可达0.5-1.0kg,肉可供食用,皮可以制革。牛蛙的腿肉肉质细嫩、味美,是重要的出口食品。内脏等部分可以加工成饲料。牛蛙体内存在霍乱弧菌等寄生病菌,所以作为国内市场常见的水产品,很可能通过市场流通传播霍乱弧菌,导致食物型霍乱的流行和爆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