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什么是民族边境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边线 边境 边疆 边界由大到小排列顺序(边境线是什么样的)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边线 边境 边疆 边界由大到小排列顺序
边疆,边境,边界,边线
唐边界有哪些民族
北部是突厥
西部是吐蕃、吐谷浑
东北部是室韦等。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概述
一、少数民族地区
(一)人口及分布特点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少数”,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也就是相对于汉族人口而言,这些民族的人数相对较少,并不包含任何民族歧视的含义。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与汉族人口的相互关系中,而且在各少数民族之间也有明显体现。
中国少数民族广泛分布在国界线以内的各个地区。全国各省区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共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合计面积大约613.3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63.89%,主要分布在***、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等省区。主要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从中国32个省区市的世居民族情况看,10个以上民族居住的有6个省区,5~9个民族的有7个省区,1~4个民族的有16个省区,全国70%左右的市县里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共**住。
中国边疆9个省区居住着全国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2010年全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3000万。
(二)实行制度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有以下类型:①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②以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③以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④在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等;⑤一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建立多个自治地方,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等。对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中国**通过在这些地区设立民族乡的办法,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乡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
总体看,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主要是内陆边陲或高原山区,即所谓的西部地区(国务院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指的“西部地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广西12省份)。西部地区的民族自治地方面积595.37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国和西部地区面份的62.02%和89.94%。
***、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大民族自治区均位于西部地区,云南、贵州和青海是享受自治区待遇的多民族省,以上8个省份占西部12省区总面积的82.74%。
四川、甘肃、重庆和陕西也居住着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如四川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中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的27个,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分布在西部地区。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在全国的10643万人的少数民族中,分布在西部的人口达7654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92%。西部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地。可见,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西部经济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其中新疆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是西部大开发前沿,***地区更是西北边陲的前沿地区,将***地区作为本书的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中国边境地区概述
中国边境地区是依国界而形成的带状地区。边境地区涉及的省份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9省区,边境线长2万多千米,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9省区共有城市170座,其中,东北3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97个,西北部3省区(新疆、甘肃、***自治区其他盟市)38个,西南3省区(西藏、云南、广西)35个。而市区位于边境地区的市建制的行政区域仅有27个,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其中东北3省和***自治区有16个,西北部3省区6个,西南3省区只有5个,占全国总城市数的26.68%。其中市区坐落在边境线上的城市27座。边境县、旗106个,边境一级口岸43个。大小城镇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沿边地带,成为边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和国防的前沿。
从城市规模和城市建设看,东北发达,西北、西南相对落后的分布形式很明显。东北地区边境城市,人口初具一定规模,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如丹东市1992年城市人口即超过50万,跃入大城市行列,在全国居第58位,与一些省会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东北地区边境城市的城市总人口达185万人,占全国边境城市的城市人口总数(240万人)的77%,而西北、西南地区边境城市和东北相比,人口比较稀少,市政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这样的地域分布形式也是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及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中国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布及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中国黑龙江、吉林等9省区的45个地州、市、盟为中国的边境地区,以地州计的总面积363.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51.8万人。其中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有27个,非少数民族边境地区18个。45个地州、市、盟分别与俄罗斯、朝鲜等14个国家(地区)接壤(表2-1)。
表2-1 2009年我国边境县(市、旗)、边境开放城市(辖区)基本情况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区划手册.2010.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注:云南省畹町市于1999年并入瑞丽市。#为非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州、市、盟。5个自治区的所有地区、州、市、盟均为少数民族地区。*克什米尔按地区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面积、人口数扣除了塔城地区和***地区的数据。
本书主要对***呼伦贝尔市等29个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五十六个民族分别是什么?
边疆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 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蒙 古 族 ***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 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 族 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 族 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彝 族 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 依 族 贵州省。
朝 鲜 族 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 族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自治区。
侗 族 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 族 云南省,贵州省。
土 家 族 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 尼 族 云南省。
哈 萨 克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傣 族 云南省。
黎 族 海南省。
僳 僳 族 云南省,四川省。
佤 族 云南省。
畲 族 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高 山 族 **省,福建省。
拉 祜 族 云南省。
水 族 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 乡 族 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 西 族 云南省,四川省。
景 颇 族 云南省。
柯 尔 克 孜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土 族 青海省,甘肃省。
达 斡 尔 族 ***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仫 佬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羌 族 四川省。
布 朗 族 云南省。
撒 拉 族 青海省,甘肃省。
毛 难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仡 佬 族 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锡 伯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阿 昌 族 云南省。
普 米 族 云南省。
塔 吉 克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怒 族 云南省。
乌 孜 别 克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俄 罗 斯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 温 克 族 ***自治区,黑龙江省。
德 昂 族 云南省。
保 安 族 甘肃省。
裕 固 族 甘肃省。
京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塔 塔 尔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独 龙 族 云南省。
鄂 伦 春 族 ***自治区,黑龙江省。
赫 哲 族 黑龙江省。
门 巴 族 西藏自治区。
珞 巴 族 西藏自治区。
基 诺 族 云南省。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组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在维护和团结各族群众和谐稳定发展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服务型的*组织建设既有必要性,更有迫切性。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的民族政策,推进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在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中,着重可以体现在“服务型”这三个字中,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民生、群众三方面结合起来。
首先**方向必须明确坚定,始终高举“反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伟大旗帜,坚持中国***领导,坚持社会**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站稳立场、坚定信念为根本,突出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关于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的教育。
其次不断壮大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选好农村和社区*组织带头人,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组织带头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处突维稳和做群众工作的“三种能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员,建立健全*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最后为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基层*建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是政策制度保障,研究制定培养边疆民族地区*员致富带头人的政策文件,支持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的政策措施;二是人才智力保障。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员干部能力素质为重点,加大基层*员干部培训投入力度,着力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员干部培训场所、资金、师资等缺乏的问题。三是经费物质保障。建立健全*的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物质保障机制,着力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四是服务管理保障。加强对基层*组织的帮助与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基层*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帮助*员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东部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
壮族、回族。
壮族(壮文:Bouxraeuz,英文:Bourau),旧称僮(zhuàng)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数为169263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