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酊为什么用酒精脱碘
1、碘酊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的酒精溶液,但是有游离的碘,还原性很强,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性,浓度为2%碘酒常被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但涂搽作用2-3分钟后必须用75%酒精脱碘。因为碘可溶于酒精,所以需要用酒精脱碘 。
2、碘酒顾名思义有酒精的成分,是由碘以及碘化钾溶液于酒精溶液中制成的,因为碘含量比碘伏高,所以杀菌作用比普通碘伏强。正因为碘浓度高,所以碘酊对皮肤黏膜的**性比较大,会造成皮肤及黏膜的灼伤。
3、因为碘酒会烧灼粘膜,所以只能用作皮肤消毒,但是又因为碘附着在皮肤上有**作用,所以需要用75%的酒精脱碘。碘酒又称碘酊,属于外科用药及消毒防腐药,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4、酒精脱碘 先用碘酒檫在皮肤上,然后在用酒精檫一遍,因为碘可以沉着在皮肤上有**作用,所以必须用酒精脱碘。
5、因此碘酊脱碘的原因就是碘酊有较强的**性、腐蚀性,并且有些患者对碘过敏,用后及时脱碘可以防止碘造成过敏。
碘酊不脱碘会怎样
1、如果没有用酒精脱碘,是对皮肤有一定的灼伤,如果灼伤感很强烈,最好是到医院治疗。另外,碘酊用后最好是要脱碘。碘酊脱碘的原因就是碘酊有较强的**性、腐蚀性,并且有些患者对碘过敏,用后及时脱碘可以防止碘造成过敏。碘具有杀菌力强,能**芽胞、真菌、原虫、**等作用。
2、碘酊内部碘的浓度比较高,在3%左右,有的能够达到5%,所以常规用碘酊消毒完了之后需要用酒精脱碘,因为碘具有**性,如果用完碘酊之后不脱碘,有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烧灼感、疼痛、起水泡、皮炎等等,如果长时间用碘酊不脱碘,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有色素沉着。
3、如果不脱碘则可以导致碘酊在皮肤上停留时间过长,有可能会引起色素的沉着,也有可能会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肤起水疱等情况的发生。现在在临床工作中,碘酊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小。因为碘酊适用的范围比较窄,只适用于完整皮肤的表面,也就是皮肤上没有切口,没有创伤的情况下使用。
4、皮炎等等,如果长时间用碘酊不脱碘,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有色素沉着。碘酊一般用在完整皮肤表面消毒,如果皮肤有破溃、有伤口,用碘酊会产生明显的烧灼感、疼痛,可以用碘伏进行消毒,因为碘伏没有**性,可以用在伤口表面、内部、口腔黏膜等地方,而且碘伏消毒完了之后不需要脱碘,应用比较方便。
5、能渗入皮肤**细菌(2%——3%碘酒用作皮肤消毒。1%碘酒用作口腔黏膜消毒)。第2位专家为您解你好,一般情况没事的,不用担心的。指导意见:脱碘是防止碘**皮肤引起发泡及脱皮,甚至引起皮炎,碘过敏者,可引起全身的皮疹反应。不脱碘会灼伤皮肤,不过情况很轻,部分医院操作不规范都不脱碘的。
碘酊脱碘
1、用碘酊消毒以后,常规要使用酒精脱碘的,如果不用酒精脱碘,残留在皮肤上的碘,对皮肤**比较大,容易导致局部脱皮的现象;所以口腔黏膜,或者比较娇嫩的部位,一般都不用碘酊消毒的,可以尽量避免这些部位的局部**。
2、碘酊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的酒精溶液,但是有游离的碘,还原性很强,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性,浓度为2%碘酒常被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但涂搽作用2-3分钟后必须用75%酒精脱碘。因为碘可溶于酒精,所以需要用酒精脱碘 。
3、碘酊可以使用酒精脱碘,通常需要用70%的酒精脱碘,需要注意的是,碘酊涂擦后,要稍等1分钟在用酒精脱碘,消毒效果比较好,但是注意脱碘的时候一定要用酒精全面涂擦碘酊的地方,否则遗漏了容易烧伤皮肤。
怎样洗掉碘酊
1、碘酊可以用酒精、维生素C或淀粉洗掉。以下是关于如何洗掉碘酊的详细解释: 使用酒精 酒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溶剂,可以有效地溶解碘酊。具体做法:可以将酒精倒在沾有碘酊的地方,然后用棉签或棉布擦拭,直至碘酊完全溶解。请注意,操作时应避免酒精进入眼睛或伤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或损伤。
2、A. 用维生素c溶液滴在碘酒上,然后用水冲洗。立杆见影.B. 碘酒渍可用酒精或用碘化钾溶液擦,浓渍可用稀释大苏打水清除。用面粉涂在碘酒污处,15分钟后可洗掉。 碘酒沾上衣服后,可以在污渍处涂上白酒少许,反复、行揉搓,消退后,再用肥皂洗。C.可以白猫牌的“漂水”。
3、可先用淀粉浸湿揉擦(淀粉遇碘立即呈黑色),再用肥皂水轻轻洗去。淡的碘渍可用热水或酒精,也可用碘化钾溶液搓拭(但你可能找不到)。浓渍可浸入15-20%的大苏打温热的溶液中,约2小时左右,再用清水漂洗。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碘酊如何脱碘和碘酊如何脱碘视频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