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鸳鸯主要生活在什么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鸳鸯的生活习性?(鸳鸯的生活特点和外形特点)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鸳鸯的生活习性?
鸳鸯栖息于山地河谷、苇塘、溪流、湖泊等处,平时成对生活不轻易分离,它们擅长游泳,会行走,飞行力也强。鸳鸯多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属于候鸟,所以越冬会集群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福建省屏南县有一条11公里长的白岩溪(又称鸳鸯溪),那里溪水深秀,山林恬静,每年有上千只鸳鸯在此越冬,故白岩溪也是中国鸳鸯自然保护区。
扩展资料:
一、鸳鸯的外形
雄鸳鸯羽毛鲜艳华丽,额和头顶**羽色翠绿;颈部由铜赤、绿、白和栗色等颜色羽毛构成;整体羽毛呈苍褐色,上胸和胸的两侧羽毛呈紫褐色;背部羽毛则为浅褐色,肩部两侧镶有两条纯白色条纹。雌鸳鸯体羽朴素,以灰褐色为主,腹部羽毛为纯白色,没有冠羽。
二、鸳鸯的繁衍和生息
鸳鸯的繁殖期在每年的4~6月,这个期间鸳鸯成对活动,除此之外就多以小群活动出现。鸳鸯雌雄配对后就会迁到它们的营巢区。它们的巢一般建在山区溪流边、水潭附近的大树洞内或者沼泽地、高原上的树洞中,洞口离地面约10~15米,鸳鸯会把木屑、干草及亲鸟的绒羽铺垫在洞内,使巢柔软些!
鸳鸯的产卵、孵卵工作都由雌鸟来承担,鸳鸯每窝一般产卵7~12枚,有时会产更多。卵呈绿**,还有白色,形状是圆形,上面没有斑点,很干净,重量约0.045~0.052千克。 小鸳鸯出壳不久,便能正常地活动,它们跟随在父母身边从树洞里跃入水中,很自如地游玩和觅食。在人工笼养环境中,孵卵的任务也由雌鸟承担。雏鸟由成鸟们一起守护,一般会在巢里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二个月后便开始学飞和其他的生存本领,但它们还是和亲鸟生活在一起。
鸳鸯春季经过山东、河北、甘肃等地,到***东北部及东北北部和中部繁殖;越冬则迁回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也就是说,鸳鸯夏天在东北地区繁殖,冬天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不过,部分鸳鸯也在贵州及云南等处繁殖。在南方某些山区,鸳鸯也能终年留居,成为留鸟。而较大的繁衍生息的集群在崇明岛东侧及南侧的几个沙洲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鸳鸯
鸳鸯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鸳鸯多本息在内陆湖泊及山麓江河之中,平时都是成对生活而不分离。据传说,如配偶一方因故死亡,则另一方从此独居。但据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并非如此,有些科普文章将其称为“爱情的骗子”。鸳鸯善于行走和游泳,飞行力也强。筑巢在多树的小溪边或沼泽地、高原上的树洞中。洞口距地面10~15米,洞内垫有木屑及亲鸟的成羽,产卵6~10枚或更多,卵呈灰**或白色,圆形,无斑,重45~52克。在人工笼养环境中,雌鸟担任孵卵。雏鸟由成鸟守护。鸳鸯往往需要留巢1个月,2个月后便开始学飞,但他们仍同亲鸟一起生活。
鸳鸯是什么?
鸳鸯雌雄常在一起,象征着夫妻的情感。
鸳鸯,水鸟,比鸭小,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
中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兄弟的。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文选》中摘录《苏武李陵赠答诗》中有句为“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骨肉缘枝叶”等诗句,这里是李陵,苏武之间表达友情而赠别的诗。
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鸳鸯》的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云兄弟的。
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
扩展资料:
关于鸳鸯的诗文名句:
一、《长安古意》
作者:唐代诗人卢照邻
1、原句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2、翻译
如果能和她结成美好姻缘,像一对和谐的比目鱼,谁还害怕死亡,只愿做一对鸳鸯而不羡慕神仙。
二、《赠王粲》
作者:萨诺曹植
1、原句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2、翻译
池中有只孤独的鸳鸯,为寻找伴侣哀鸣不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