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牙齿还有什么用途图片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不同形状的牙齿在磨碎食物过程中发挥着怎样不同的作用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不同形状的牙齿在磨碎食物过程中发挥着怎样不同的作用
不同形状牙齿的作用
儿童的*牙包括8颗门牙,4颗犬牙和8颗磨牙。
成年人的恒牙包括8颗门牙,4颗犬牙和12颗磨牙。
牙齿的排列和形状并非是毫无道理地乱长,它完全配合人的食物类型。人是杂食动物,既吃植物,又吃动物,所以前面的门牙是用来切碎,咬断食物的;犬牙主要是撕裂食物;前磨牙用来捣碎食物;而磨牙则能磨碎食物。
门牙的形状薄,就像一把切刀,最适合切断食物,另外,它还能配合舌头发出齿音。
犬牙形状尖利,专管撕碎食物。
磨牙的表面很不光滑,就像一台磨盘,它也叫臼齿,研磨起食物来非常方便。
颚部的肌肉非常有力,它把下额拉向上颚,因此牙齿能有力地咬台,就像一把胡桃夹子,人的颚部配合牙齿也能咬开一个胡桃。
人类各种类型的牙齿
从牙齿的外观上看,牙齿有牙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组成。牙冠是牙体外层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牙冠的大部分显露于口腔,称为临床牙冠。牙根是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齿的支持部分;牙齿有的是单根牙,有的是多根牙,每一个牙根的尖端,称为根尖;每个根尖都有通过牙髓血管神经的小孔,称为根尖孔;正常情况下,牙根整个包埋于牙槽骨中。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为牙颈,又名颈缘或颈线。
从牙齿的剖面看,牙体由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和牙髓四层组成。牙釉质构成牙冠的表层,为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层的、色泽较黄的硬组织。牙本质构成牙体的主体,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有一空腔称为牙髓腔。牙髓是充满在牙髓腔中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是牙体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
根据牙齿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将牙齿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四类。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左、右、上、下共8个,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主要功能是切断食物,为单根。尖牙俗称犬齿,位于口角处,左、右、上、下共4个,牙冠仍为楔形,切缘上有一突出的牙尖,主要功能是穿刺和撕裂食物,为粗壮而长大的单根。双尖牙又名前磨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左、右、上、下共8个,牙冠呈立方形,有一个咬牙合面,其上一般有双尖,下颌第二双尖牙有三尖者,主要功能是协助尖牙撕裂食物及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牙根扁,也有分叉者。磨牙位于双尖牙之后,左、右、上、下共12个,牙冠大,呈立方形,有一个宽大的咬牙合面,其上有4~5个牙尖,主要功能是磨细食物,一般上颌磨牙为三根,下颌磨牙为双根。
根据牙齿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为*牙和恒牙。*牙在出生后7~8个月开始萌出,2.5 岁左右*牙全部萌出,共20个。6、7岁至12、13岁,*牙逐渐脱落而为恒牙所代替,此期称为替牙时期或混合牙列。因此*牙在口腔内的时间为5~10年。2.5~6岁左右为*牙牙合时期。恒牙是继*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非因疾病或意外损伤不会脱落,脱落后再无牙齿可萌出代替。第一恒磨牙自胚胎4月开始发育,6岁开始萌出,是最先萌出的恒牙,不替代任何*牙。 12~13岁后*牙全部脱落后,称为恒牙牙合时期。
大象的长牙有什么作用?
大象的牙是大象取食的工具,大象会用坚实的牙捕获食物。其次,大象的牙是大象最重要的**,象鼻容易受伤,所以大象一般都是用象牙打架。并且,大象的牙是公象炫耀的工具,牙越长,就越能吸引母象,对其它公象也有威摄力。
亚洲大象与非洲大象不同,并非所有雄性亚洲大象都有象牙,而长有象牙的亚洲大象,往往成为非法捕猎者的**对象。环保人士担心,长此猎杀下去,长象牙的大象会永远消失。正常情况下,只有五成至六成的大象长有象牙。但研究人员最近在斯里兰卡发现,竟有超过九成的大象没有象牙,这可能与非法猎象活动猖獗有关。
大象的一对大门牙没有齿根,可以长年不断地生长。这是它长期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果。大象的长牙可以用来凿断树干,挖掘树根或凿开果实的核仁。走路时常用牙来插入地面,以判断地面能否支撑自己身体的重量,以免陷入泥中,还可以用做抵抗和防御食肉动物的**,同时象牙也是象群地位的象征,具有吸引异性的作用。
象牙制品不好看,有点像塑料,手感更加温润而已。不过传说可以辟邪,带上对身体好。非洲象牙容易开裂,东南亚的象牙质地更结实,但颜色泛黄,没有非洲象牙白净。
市面上那些象牙**基本都是假货,一个缅甸象牙手镯的价格,在原产地大概都能卖到7000人民币。入境立刻翻倍。
象牙只是取外面露出来那两个又长又大的,口内的牙齿仍然可以进食。但盗猎的过程很野蛮,大象会受伤,那两颗大牙是用来跟其他动物搏斗的,失去战斗工具的大象应该也活不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