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优质快门的执行标准是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光圈22快门1125请问ev值是多少(光圈5.6 快门125)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光圈22快门1/125请问ev值是多少
计算方法:
f/22 EV=9 即:根2的9次方=22
S 1/125=7 125约等于128 = 2的7次方
7+9=16
如果ISO是100的话,那么EV就是16。
如ISO增大一级到200减1,增大两级到400减2,增大3级到800减3,以此类推。
阳光16的基本法则如下:在室外阳光下,如果光圈是 f/16,则快门速度应是所用胶片的国际感光度指数的倒数。例如,在室外阳光下,如用光圈是 f/16,而所用胶片的感光度为EI100,则快门应为 1/100秒。
诀中的“16”,并不是光圈非f/16不可,如选用f/11,则快门速度当提高一倍成为 1/200秒,以此类推。
其次,要根据天气状况作调整,如并非阳光普照,而是多云,用EI100胶片,如果快门速度仍旧取 1/100秒,则光圈应从1/16开大一倍到1/11;依此类推。
曝光口诀
艳阳十六*天八
多云十一日暮四
*云压顶五点六
雨天落雪同日暮
室内球场二秒足
客厅戏台快门八
一.EV的基本概念
EV值是一种曝光量大小的表示方法,它以1EV表示一档光圈或者一档快门速度的对应,每相差1EV值,光圈或快门速度便差一档,单位面积感光物质上接收到的光亮相差一倍。
快门速度一般要达到多少才不会让人的动作虚掉?
拍照时使用安全快门能保证画面清晰。
安全快门就是,相机快门在曝光的过程中,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会因为身体的震动(呼吸、手持相机的抖动)导致照片模糊。
安全快门速度不是一个固定值,会因为拍摄使用的器材不同、拍摄条件不同、拍摄对象不同而改变。
一般来讲,安全快门速度和使用三脚架与否、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拍摄对象的移动速度和与相机之间的距离与角度有关。以上这些拍摄因素决定了要采用什么样的速度来做为安全快门速度才能够保证拍出的照片清晰。
计算的方法为:
APS-C画幅相机:镜头焦距*1.5(佳能为1.6)的倒数,比如:你有一台尼康的相机,上面装了一颗焦距为50mm的定焦镜头,那此时安全快门就为50*1.5 分之一,也就是1/75s,为安全快门。
全画幅相机:镜头焦距的倒数,如:你有一台尼康的全画幅相机,上面依旧装了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此时安全快门为1/50s
保证这个数值的前提下,如果要让人的动作有瞬间的凝固,就要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来保证能捕捉到。
扩展资料
快门速度主要为了和光圈值及ISO感光度组合获得正确的曝光,对于静止的物体无论设置多少快门速度都无所谓,只要你手不抖就不会花。
对于运动物体,提高快门速度可以获得高速物体的静止瞬间,而低速快门则会使物体模糊,有运动的动感。还有比如拍摄瀑布,高速能静止水流获得瀑布的细节,低速则使水流呈现出薄纱状的朦胧感。
高速快门与低速快门:
除控制曝光外,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我们能够“凝固”瞬间画面或制造动态模糊效果。
高速快门拍摄到的画面静止而清晰,能够“冻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使用足够低速的快门,我们甚至能拍摄出停在空中的**。
而低速快门适合拍摄物体的运动轨迹,具有十分独特的效果。
移动车灯的轨迹,雾化的流水,在空中组成各种图案的光绘等这类利用低速快门的摄影手法被称为长曝光摄影或慢门摄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快门
初学摄影,快门速度,焦距,OSI调整的标准是什么?
焦距 光圈 快门 快门速度 景深 景深预览 感光度 色温 白平衡 曝光 相对孔径 曝光组合 相机常见英文符号
焦距(Focal length) 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胶片),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Aperture) 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加倍,缩小一当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
快门(Shutter) 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
快门速度 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 当某一物体**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关于景深的一些说明: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 因为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最明亮的可能影像进行构图和**,镜头总是将其光圈开至最大,这样在最大的光圈总是呈现出最浅的景深。为了得到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 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感光度的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200度的胶卷感光的灵敏度是100度胶卷的2倍,400度的胶卷的灵敏度是200度胶卷的2倍,其余以此类推。
色温 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附:色温的定义“假设有一种黑色金属,使之处于零下273度(绝对零度)的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黑色金属就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由该色光所对应金属的温度再加上273就是该种光的色温”。例如,将该金属加热至2500摄氏度,该金属就已发出红光,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500+273”K,也就是说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773K。色温越低,长波长的光(红、橙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色温越高,短波长的光(蓝、紫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例如:中午的日光的色温大约是5500K;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600K;蔚蓝的天空的色温大约为20000K;100瓦普通灯泡的光的色温大约为2600K。
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曝光 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
相对孔径 镜头有效通光口径(光束直径)与焦距的比值。相对孔径越大,镜头就越“快”。如1:2.8、1:3.5-4.5等。在变焦镜头中,一般把相对孔径固定的镜头称为专业镜头,把相对孔径不固定、但相对孔径在1:2.8-1:4之间的镜头称为准专业镜头,其余则称为普及型镜头。
曝光组合 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我们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也就是说,这几个组合是等效的。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曝光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说曝光是准确的,但不同组合所获得的景深是不同的。
附,相机常见英文符号
AE (Automatic Exposure) 自动曝光控制装置
A (Aperture Priority) 快门优先
AEL (Automatic Exposure Lock) 自动曝光控制锁
AF (Automatic Foucusing) 自动调焦标志
AUTO (Automatic) 自动曝光标志
B (Bulb Setting) 手控快门,刻在快门调节钮环上,俗称B门,表示上紧快门弦后,按下快门钮开始曝光,松开快门钮停止曝光。
CF (Compact Flash) 数码相机内存卡
Depth-of -field Scale 景深标尺,刻在调焦基线的两侧,有左右相对称的光圈系数
Distance Scale for depth-of-field Reading 调焦距离数,刻在镜头调焦环湖机身调焦钮上,用m表示距离,是按米计算;相 应的ft表示距离,是按英尺计算
EE(Electric Eye) 电眼
ES 电子快门标志
EV(Exposure Value) 曝光指数
EC(Exposure compensation) 曝光补偿
EPS(Electronic Program Shutter) 电子程序式快门标志
F或f (Focal Length) 镜头焦距,刻在镜头筒前压圈上,如f=50mm。(压圈上还刻有镜头编号和镜头最大相对孔径如1:4等标记)
f/ 光圈系数
ft (英尺)
FP(Focal Plane) 使用焦平面快门单次闪光泡同步标志
LCD 表示液晶数字显示屏
LED 表示取景器中的曝光指示器是发光二机管
L(Lock) 锁定
M (Manual Exposure) 非自动曝光标志,调到此挡即可进行手动控制曝光
M(Macro) 微距拍摄模式
MODE 曝光方式选择钮
P(Program Shutter) 程序自动曝光
S(Shutter Speed Priority) 快门先决式自动曝光
T(Time Exposure) T门标志,表示上紧快门弦后,按下快门开始曝光,松开快门钮快门不关闭,需要再次按下快门钮才关闭快门。
TTL(Through The Lens) 内测光,表示具有可通过镜头进行内测光的装置,从而可以进行自动曝光控制
快门速度一般要达到多少才不会让人的动作虚掉?
拍照时使用安全快门能保证画面清晰。
安全快门就是,相机快门在曝光的过程中,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会因为身体的震动(呼吸、手持相机的抖动)导致照片模糊。
安全快门速度不是一个固定值,会因为拍摄使用的器材不同、拍摄条件不同、拍摄对象不同而改变。
一般来讲,安全快门速度和使用三脚架与否、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拍摄对象的移动速度和与相机之间的距离与角度有关。以上这些拍摄因素决定了要采用什么样的速度来做为安全快门速度才能够保证拍出的照片清晰。
计算的方法为:
APS-C画幅相机:镜头焦距*1.5(佳能为1.6)的倒数,比如:你有一台尼康的相机,上面装了一颗焦距为50mm的定焦镜头,那此时安全快门就为50*1.5 分之一,也就是1/75s,为安全快门。
全画幅相机:镜头焦距的倒数,如:你有一台尼康的全画幅相机,上面依旧装了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此时安全快门为1/50s
保证这个数值的前提下,如果要让人的动作有瞬间的凝固,就要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来保证能捕捉到。
扩展资料
快门速度主要为了和光圈值及ISO感光度组合获得正确的曝光,对于静止的物体无论设置多少快门速度都无所谓,只要你手不抖就不会花。
对于运动物体,提高快门速度可以获得高速物体的静止瞬间,而低速快门则会使物体模糊,有运动的动感。还有比如拍摄瀑布,高速能静止水流获得瀑布的细节,低速则使水流呈现出薄纱状的朦胧感。
高速快门与低速快门:
除控制曝光外,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我们能够“凝固”瞬间画面或制造动态模糊效果。
高速快门拍摄到的画面静止而清晰,能够“冻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使用足够低速的快门,我们甚至能拍摄出停在空中的**。
而低速快门适合拍摄物体的运动轨迹,具有十分独特的效果。
移动车灯的轨迹,雾化的流水,在空中组成各种图案的光绘等这类利用低速快门的摄影手法被称为长曝光摄影或慢门摄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是什么?如何计算
安全快门是指通常在1/30s或是1/60s ,相机“喀嚓”的瞬间,相机就执行曝光过程。这个时间如果长于1/60s ,便很容易因为手的晃动,而让画面变的很模糊。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也就是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
例如,如果在佳能EOS 30D上使用一支50mm的镜头,那么1/80s就是安全快门(因为EOS 30D的焦距转换系数为1.6,所以50mm的镜头的实际等效焦距是80mm)。如果选择1/125s或者1/250s的快门速度,能够保证拍摄的稳定性。反之,如果选择1/30s的快门速度,则有可能会出现“拍虚”的情况。
快门装置作用
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单反和数码有什么区别
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叫单反相机,此外还有双反相机、旁轴相机等,单反相机最大的特点是镜头可以更换,镜头的焦段、光圈、色温及感光度可以自由设置,不同的设置可以获得不一样的照片。现在比较专业的摄影都是用单反相机。
一般的数码相机一般称作“卡片机”又叫“傻瓜相机”,即相机内大部分参数都不能手动设置,一切以出厂值为准,够好图直接按快门,此种相机好在携带方便,但像素、成像质量、艺术效果等远远差于单反相机。
扩展资料:
单反的优点
它只有一个镜头,既用它摄影也用它取景,因此视差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取景时来自被摄物的光线经镜头聚焦,被斜置的反光镜反射到聚焦上成像,再经过顶部起脊的"屋脊棱镜"反射,摄影者通过取景目镜就能观察景物、而且是上下左右都与景物相同的影像,因此取景、调焦都十分方便。
摄影时,反光镜会立刻弹起来,镜头光圈自动收缩到预定的数值,快门开启使胶片感光;曝光结束后快门关闭,反光镜和镜头光圈同时复位。单镜头反光相机可以随意换用与其配套的各种广角、中焦距、远摄或变焦距镜头,也能根据需要在镜头安装近摄镜、加接延伸接环或伸缩皮腔。
总之凡是能从取景器里看清楚的景物,照相机都能拍摄下来。使用120胶卷的简易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不用五棱镜(如长城DF-4型),可直接在毛玻璃上取景、调焦;中、高档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还可以换上俯视取景器取景(如珠江S-201、尼康F3)。
因此同样可以像双镜头反光相机一样进行低位仰摄或倒置取景。这也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逐步取代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镜头反光相机
标准镜头手持相机拍摄清晰照片的最低快门速度是多少
一般来说,人们根据经验得出的一个所谓“安全快门”的概念,快门速度在安全快门之上,则手持拍摄时照片基本可以确保清晰;快门速度在安全快门之下,则很可能因为相机的不稳定造成抖动,进而影响画面清晰度。安全快门一般为拍摄时使用的镜头焦距的倒数,焦距越长,所需的安全快门也就越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长焦镜头手持拍摄时更容易出现模糊现象。一般来说当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时候,由于焦距短,所以此时即便快门速度稍慢也可以拍摄清晰。所以厂商在设计镜头的时候有些广角镜头是无需防抖的、而长焦镜头使用防抖技术的会更多。不过个人建议为了确保手持拍摄的清晰,可以让快门速度保持在安全快门的两倍左右,这样即便因个人手持稳定性的不同,但基本都可以确保拍摄清晰了。.至于你问题中的最后一问,曝光准确不光与快门速度有关,同时还与光圈和感光度有关,这三个参数共同组合来决定曝光的正确性。
标准镜头手持相机拍摄清晰照片的最低快门速度是多少
一般来说,人们根据经验得出的一个所谓“安全快门”的概念,快门速度在安全快门之上,则手持拍摄时照片基本可以确保清晰;快门速度在安全快门之下,则很可能因为相机的不稳定造成抖动,进而影响画面清晰度。安全快门一般为拍摄时使用的镜头焦距的倒数,焦距越长,所需的安全快门也就越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长焦镜头手持拍摄时更容易出现模糊现象。一般来说当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时候,由于焦距短,所以此时即便快门速度稍慢也可以拍摄清晰。所以厂商在设计镜头的时候有些广角镜头是无需防抖的、而长焦镜头使用防抖技术的会更多。不过个人建议为了确保手持拍摄的清晰,可以让快门速度保持在安全快门的两倍左右,这样即便因个人手持稳定性的不同,但基本都可以确保拍摄清晰了。.至于你问题中的最后一问,曝光准确不光与快门速度有关,同时还与光圈和感光度有关,这三个参数共同组合来决定曝光的正确性。
安全快门是什么?如何计算
安全快门是指通常在1/30s或是1/60s ,相机“喀嚓”的瞬间,相机就执行曝光过程。这个时间如果长于1/60s ,便很容易因为手的晃动,而让画面变的很模糊。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也就是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
例如,如果在佳能EOS 30D上使用一支50mm的镜头,那么1/80s就是安全快门(因为EOS 30D的焦距转换系数为1.6,所以50mm的镜头的实际等效焦距是80mm)。如果选择1/125s或者1/250s的快门速度,能够保证拍摄的稳定性。反之,如果选择1/30s的快门速度,则有可能会出现“拍虚”的情况。
快门装置作用
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