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螳螂(学名:hiuhiu)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高蛋白质食用昆虫,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同时,螳螂也可以作为药物来使用,目前我国有多个地方有养殖螳螂,从而来满足人的需求。那么,螳螂要怎么养呢?接下来咱们就来看下螳螂的养殖技术吧:

螳螂的养殖技术

  

1.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用具的准备

  卵鞘内的卵开始孵化前,应做好饲养前的准备工作。饲养螳螂的用具有:20孔铁纱制成的2米X1米X1.5米的木笼数个;直径30厘米、高50厘米的铁皮框纱罩数个;选择防涝、通风的适宜地点种植或移栽短小的多年生灌木数丛,作为螳螂栖息之地,也是防止互相残杀[互相残杀,读音为hù xiāng cán shā,成语,指彼此之间相互残害,各不相容。]的隔离物;直径35厘米的花盆及盆栽植物数盆;放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小盒和**;保存饲料的冰箱。

  2.天然活饲料的准备

螳螂要怎么养?螳螂的养殖技术

  螳螂属于捕食性昆虫,无论若虫[不完全**昆虫的幼虫被称为若虫(nymph)。]期或成虫期,都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尤其是3龄前的幼小若虫,如无活虫,很难饲养成功。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准备活虫饲料。主要有蚜虫和家蝇。蚜虫繁殖力极强,且易饲养。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让其繁殖待用。家蝇可用人工配制[配制,是汉语词汇,读音Pèizhì,解释为为配合主体而制作。]的饲料大量饲养。

  

3.人工饲料的配制

  3龄后的螳螂若虫食量较大,只靠有限的活饵料[ ...]很难满足其在人为控制下大量成活和完成交配产卵过程?因此必须配制人工饲料,以补充饲料的不足。配方:先将250毫升清水倒人容器中,先取其中的少量水,将5克酵母片[酵母片也叫食母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捣碎放入水中溶解,然后将50克鸡蛋黄、20克蜂蜜、20克蔗糖全部倒人量好的清水中,经过搅拌均匀后,放人锅中蒸沸,**后备用。配好的饲料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螳螂不喜取食。一般隔日配制一次。

  

4.螳螂的养殖技术管理

  螳螂卵块将要孵化寸,即可连同着卵枝条移至笼内或罩中。大笼中可按每平方米50头左右的密度投放,或先将1个有效卵块用铁夹固定在灌木枝干上,同时将有蚜虫的寄主及蚜虫移入,并在笼顶上放竹帘或苇箔等遮盖物,一般要做到晴揭雨遮,早晚揭、中午遮。初孵的小螳螂若虫,经10余小时后即开始取食。3龄前虫体弱小,投放的人工饲料应制成糊状,用小棍涂在灌木枝干上或悬挂涂料布条。一次投料要少,随时观察吃食情况并逐步补充饲料量。一次投料多,不仅浪费,还会因饲料陈旧而使螳螂厌食,并会招来蚂蚁或植食螨争食,下扰螳螂的正常生活。

  若虫发育到3龄后,可投入蒸制成块状的人工饲料,置于小纸筒或橡皮塞[橡皮塞,是在化学实验中使用的一种密封设备,由橡胶制成,也叫胶塞。]内,固定在笼壁或枝条上,螳螂容易发现并方便取食处。要经常检查,剔除残食,更换新料。此时,还应及时投放蝇类等较大的活饲料,避免其捕食习性发作,造成个体间互相残杀。

  以上就是有关螳螂的知识介绍。螳螂是属于肉食性动物。在饲养之前要做好饲养用具以及天然活饲料以及学习好人工饲料的配制准备,同时也要学习好螳螂的养殖技术,并做好日常的管理功效,这样螳螂才能养好,从而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