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兔子腹泻诱因学诊治技巧

兔子腹泻要查找到诱因,才能防治。别且要学会医治方法。
很多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和非病原因素均可引起家兔腹泻。病原因素有细菌、**、寄生虫、附红细胞体、真菌及其毒素等。非病原因素很多,如日粮纤维不足、饲料突变、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天气忽冷忽热、饮冷水、吃冰料、受潮受凉、饲喂不规律、惊吓和饲养人员的变更等。
  从临床症状上,肠炎有粘液性肠炎、水样腹泻、粥样腹泻、滩样腹泻。颜色有**、绿色、黑色和红色等;有的是[有的是强调很多的意思。]以便秘为表现形式的肠炎等。
  现实生产中,混合感染的情况更多。有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均可造成腹泻的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造成腹泻或肠炎,如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沙门氏菌或魏氏梭菌的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球虫等;有的是一种造成腹泻,一种造成其他疾病,如兔瘟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波氏杆菌和魏氏梭菌等,有的是病原菌和真菌毒素混合。这样给疾病的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据笔者研究,生产中造成腹泻的四大因素是:低纤维日粮、卫生条件差、饲料突变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低纤维日粮可导致家兔腹泻,这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所证实。
  卫生条件差意味着多种病原菌污染了饲料、饮水和家兔的生活环境。当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进入家兔体内后,改变了家兔消化道内正常的菌群结构,使有害微生物占据主导地位而发生腹泻。凡是卫生条件差的兔场,无一不是腹泻的高发兔场。
  由于饲料突然变化导致腹泻在生产中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断*初期为甚。这里包括饲料的突然变化和饲喂制度和程序的变化而导致腹泻。饲料变化是由于饲料原料[饲料原料是指在饲料加工中,以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矿物质为来源的饲料。]的变化和饲料营养含量的变化,使家兔消化系统[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不能适应突然变化的饲料而造成消化紊乱;而饲喂制度和程序的改变,如打破原来的饲喂时间、饲喂数量、饲养人员的改变等,打破正常的消化和生活规律,造成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紊乱。
  正常情况下家兔体内各种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保持相对的生态平衡,家兔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将发生疾病。尤其是肠道菌群的失调,不可避免地发生腹泻。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名词解释菌群失调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如滥用抗生素),正常菌群中各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发生较大的变化。]的原因可能由饲料不当和卫生**引起,也可能由抗生素使用不当引起。一些抗生素如林肯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腹泻。由于使用抗生素不当而导致腹泻在人和动物中发生比较普遍。生产中人们经常以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家兔腹泻,但对于抗生素导致家兔腹泻认识不足,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家兔肠炎和腹泻的防治有多种途径。很多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对肠炎都有一定疗效。但是,据笔者多年经验,以饲料调控、卫生调控和微生态制剂调控是佳途径。
  所谓饲料调控,是指合理搭配日粮,选择适宜的、优质的饲料原料,合理配伍,尤其是保证粗纤维的一定含量(12%以上)。
  卫生调控是指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特别是饲料卫生、饮水卫生、笼具卫生、空气卫生和饲养人员卫生。
  微生态制剂调控是指通过外源有益微生物,强化体内有益菌群,保持肠道内有益微生物占据优势地位,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笔者认为,这是控制家兔消化道疾病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1.家兔腹泻多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饲料配方、环境卫生、管理条件是关键;
 2.无论何种病因导致的腹泻,均可发生家兔肠道菌群失调;
 3.由于导致家兔腹泻的病源因素很多,药物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4.药物可预防和治疗家兔腹泻,同时也可诱发腹泻。滥用药物是生产中的大忌;
 5.微生态制剂是目前防治家兔腹泻的理想途径,其无毒无害无残留,属于绿色饲料添加剂,用量小,快,费用低,值得生产中推广应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