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蝗虫俗称“蚱蜢”,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是农业生产中的害虫,但在一些地区很多农民自古就有食用蝗虫。蝗虫的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能力很强,大概两个月繁殖一批,在河北地区一年能繁殖两批,下面为大家介绍蝗虫繁殖技术。
蝗虫繁殖技术
1、蝗虫的终身有3个虫态,即卵、若虫和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卵生活在土壤中,不能自在活动;若虫分5个龄期,也就是说要脱5次皮,脱皮前后通常不取食或取食很少;成虫具有能翱翔的羽翼和老练的***,并能交配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繁育子孙。
2、蝗虫从卵出世到成蝗交配繁衍大概30天左右。一头老练雌性飞蝗终身均匀能产卵200粒以上,多能达1000粒左右,因而,蝗虫的繁衍才能十分惊人。
3、蝗虫的寿数通常为2—3个月左右,因而,在温带区域,飞蝗通常一年两代,在热带区域如澳洲、的海南岛等一年能繁衍4代,暖温带区域也有3代的状况。
4、蝗虫的取食量很大,终身大概需取食植物100克左右,其间成虫的取食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因而,发生地的食物被吃完后,成虫会群集迁飞,形成蝗灾。成虫的飞翔才能很强,均匀每小时能飞翔4000米左右,能连续飞翔几十个小时,1963年,沙漠蝗横渡大西洋的飞翔就给非洲国家形成无穷灾祸。
蝗虫有很强的繁殖力。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含水量是**实际含水多少的指标,**孔隙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干燥岩土重量(Gs)的比值,重量含水量(Wg);岩土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w)。]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 ...]较高。相反,多雨和*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
蝗虫养殖户有经验的都知道,蝗虫卵如果温度达不到25度以上,你就是放到棚里几个月也不会出来小蝗虫。在北方正常孵化要在5.1前后,不过今年的气温偏冷,延迟了蝗虫卵的孵化时间。有很多养殖户在问,我的蝗虫卵都好多天了,怎么还不出。你可以自己经常观察一下,蝗虫卵是不是还是鼓鼓的,如果瘪了或蝗虫卵的表面变成白色的,那时缺水了,可以经常喷些水,保持好它的水分是关键。
全世界所记载的蝗虫有万种以上,其间有900多种。在蝗虫繁殖能力惊人的温带地区,飞蝗一般一年两代,当然也有3代的情况。蝗虫的一生有3个虫态,即卵、若虫和成虫。以上就是蝗虫繁殖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