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绦虫[绦虫,拼音(tāochóng)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72英尺(21.9456米)。]病是一种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疾病,由于体内绦虫的寄生,导致鸵鸟食欲减退,体质下降。本病对幼鸵鸟的危害为严重,母鸟则产蛋量下降直到停止产蛋。下面为大家介绍鸵鸟绦虫病的防治方法。
鸵鸟绦虫病的防治方法
鸵鸟绦虫病的防治方法:
(1)口服吡喹酮、灭绦灵[灭绦灵是一种杀灭多种有钩及无钩绦虫的非处方药,淡**粉末,无味,不溶于水,溶于热醇、氯仿、**等有机物,由对硝基苯胺经氯化后与5-氯柳酸缩合而得。]或雷素蓝。实验证明,吡喹酮7.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千克体重对鸵鸟候杜绦虫的成虫和幼虫均有很好的驱虫效果,而灭绦灵(100毫克/千克体重)和雷素蓝(130毫克/千克体重)对绦虫幼虫的驱除效果不明显。
(2)吡喹酮注射液20毫克/千克体重、25毫克/千克体重和30毫克/千克体重分点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均有较好的驱虫效果,而且无**反应[**反应(Adverse event)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对已感染的鸵鸟场,建议对幼鸵鸟每6周驱虫1次。
以上就是鸵鸟绦虫病的防治方法介绍,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