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鹌鹑(学名:Coturnix coturnix),古称鹑鸟、宛鹑、奔鹑,又名鹑、红面鹌鹑、赤喉、红腹鹑,体长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anchun]羽虱病[虱叮咬皮肤所致的皮肤病,称为虱病或虱咬症。]是由寄生于鹌鹑羽毛中的小昆虫感染所导致,轻微感染时对鹌鹑的危害不大,严峻时会影响鹌鹑的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并出现羽毛蓬乱、易脱落及新生鹌鹑羽毛不整等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下面为大家介绍鹌鹑羽虱病的症状和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
鹌鹑羽虱病的症状:
发现鹌鹑笼上爬有虱子[虱子的成虫和若虫终生在寄主体上吸血。],鹌鹑翅下、脖颈等处也有虱子,病鹌鹑瘙痒不安,相互啄羽,皮肤上有啄伤,采食量下降,营养**,肌体消瘦,产蛋量下降。
鹌鹑羽虱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鹌鹑羽虱病的防治方法:
(1)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鹌鹑舍、笼具、饲槽、水槽、用具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灭虫,以控制虱子的传播。
(2)对笼具及鹑体用卫害净兑水喷雾,全面喷洒圈舍,应选择在室温较高的中午进行。
(3)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按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是化学,生物学,药物学广泛应用的术语,指一种混合物中,对生物体代谢或者化学反应起作用的成分。]0.1mg拌料饲喂,每隔1天喂1次,连续喂3次,7天以后再按上法饲喂2次。
以上就是鹌鹑羽虱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