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饲草、饮水、用具以及吸血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也称“节足动物”。]等媒介传播。野兔热又称兔土拉杆菌病,多发于夏季,并且分布广泛。下面为大家介绍野兔热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野兔热的主要症状:

  本病的主要特征为体温升高,肝、脾及其它**肉芽肿与坏死,并形成干酪坏死病灶、淋巴结肿病。急**例常表现败血症状、体温升高、精神委顿、步态不稳、贫血、下痢、黏膜苍白,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

野兔热如何,野兔热的防治方法

  野兔热的防治方法:

  1、做到自繁自养,不随便引进,经常灭鼠、杀虫,消灭疫源和传播媒介[传播媒介,也可称为传播渠道、信道、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对可疑病兔应及早扑杀消毒。肉不可食用,以防传染给人、畜。

  2、链霉素效果较好,每只肌注10万单位,一日两次,连用3天。也可用合霉素[合霉素(英文名称:synthomycin;sintomycin;dl-chloramphenicol)是一种用于眼药水成分的化学品。]或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是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49.7~ 150.79C,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口服。

  对于野兔热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上的“预防为主”方针,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措施。],及时切断或消灭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对环境定时消毒,防止扩散。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