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中下旬[下旬(xià xún)指的是每个月二十一日到月底的日子。](夏至前后)开始到8月初(立秋前后)这段时间是金蝉[金蝉[C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us],是昆虫纲同翅目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成虫又称蚱蝉、黑蝉,成熟若虫俗称爬拉猴、知了龟、知了猴、爬蚱等。]盛产的时期。每到晚上大人带着小孩到树林里或者果园里拿着手电灯去逮金蝉。那么,金蝉吃什么,金蝉的生活习性有哪些大家知道吗?小编为您介绍。

+

金蝉吃什么

金蝉吃什么,金蝉的生活习性

金蝉一般成长期三年,也有6-12年才破土而出的,秋季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金蝉是刺吸式口器,食性很杂,几乎可以在任何植物(几乎所有的木本、灌木)的**须根上刺吸汁液为食,但以蔷薇科的各种植物为喜爱。

金蝉喜欢木质松软、汁较多的树种,如山楂、桃树、苹果、榆树等。

每当蝉口渴,饥饿之际,总会用自己坚硬的口器,一根细长的硬管,把嘴插入树干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营养与水分吸入自己的身体中,用来延长自己的寿命。吃树胶啊,它的嘴巴有一根像针一样的东西会扎进树皮里去吸那些树泥,白白的看起来有点像牛奶一样的,它一般都是一边吸一边叫个不停的。

金蝉的生活习性

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蚱蝉一般3~5年完成1代,也有记载5~6年或12~13年完成1代的情况。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不完全**昆虫的幼虫被称为若虫(nymph)。]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两种环境。

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上旬是指一个月的第一个十天。]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卵多在白天下午孵化,占80%左右,夜间孵化的较少,约为20%。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 ...]树液的影响大,在低温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

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称之为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活动性较小。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外表粗糙,内壁光滑湿润,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

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的时期。

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

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至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上旬。即成虫的产卵期可以持续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金蝉吃什么,金蝉的生活习性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金蝉的信息,还可浏览网站上相关文章进行查看,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