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鹌鹑(学名:Coturnix coturnix),古称鹑鸟、宛鹑、奔鹑,又名鹑、红面鹌鹑、赤喉、红腹鹑,体长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anchun]越来越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为此,养鹌鹑户想尽各种方法进行育肥[育肥,指使禽畜(一般为肉用禽畜)变得肥胖或丰满的养殖过程。],增加[增加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ēng jiā,意思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效益。鹌鹑在出售或出口前必须有10~15天的育肥期。育肥期要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温度要适宜。
育肥好在2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该温度对公鹑的生长特别有利,不但能增加鹌鹑的食欲[食欲(appetite)是一种支配摄食和选择食物的生理心理因素。],且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利用率[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
2.饲料搭配要讲究,要求饲料含蛋白质高,脂肪低。拌料时干湿适中,捏得拢散得开即可。配方如下:玉米50%,面料10%,豆饼10%,鱼粉5%,骨粉8%,酵母3%,麦麸5%,米糠5%,食盐1%,砂粒3%,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同时加喂一定数量的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保证营养均衡、全面。
3.减少运动,采取较大的饲养密度[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大,既可限制运动,又能避免啄羽,使羽毛保持[保持(retention)是记忆的基本过程。]完整和洁净。
4.保持鹑群食欲。
每次饲喂只让2/3的鹌鹑能同时进食,造成抢食条件。这样能使鹑群保持旺盛的食欲,增加采食量,促进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