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兔密螺旋俸引起的成年家兔和野兔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外生殖**[生殖系统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分泌性激素维持副性征的**的总称。]、面部及*门等部位的皮肤和粘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及局部淋巴结[淋巴结(Lymph node)是哺*动物特有的**(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的发炎。本病仅发生于兔,其它动物不易感。那么就让我们看一下兔梅毒[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病的防治措施是什么吧。

兔梅毒病的防治

  兔梅毒病病原

  病原体是兔密螺旋体[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是一种极其纤细的螺旋形的细菌,在形态上与人梅毒的苍白螺旋体相似。

兔梅毒病的防治

  本菌宽0.25μm,长10~16μm,有些达30μm,着色力差,暗视野[暗视野实际是暗场照明。]检查可见呈旋转运动。它主要存在于病兔的外生殖**病灶中,兔密螺旋体和本属内的其它成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鸡胚或组织培养中生长。人工接种实验动物均不感染,将患病兔的病料按种于**、*道、*囊或背部皮下,皮肤划痕以及限角膜均可发生与自然感染相同的病灶,但不能向全身扩散感染,也不产生很强的免疫性。

  本菌常用印度墨汁、姬姆萨、石炭酸复红和银染色。

  兔梅毒病流行病学

  本病一般不常见,主要在配种时经生殖道而传播,所以发病兔绝大多数是成年兔,极少见于幼兔。据统计,育龄母兔发病率(占65%)比公兔(占35%)高,放养兔比笼养兔发病率高。

  本病主要损害皮肤和粘膜,不损害内脏**。兔被感染后,兔密螺旋体在靠近皮肤和粘膜的联接处的组织内定居并繁殖,造成皮肤和粘膜的损害,病初期是急性的,随后是慢性炎症反应。本菌从原发病灶散布到附近其它部位的皮肤和粘膜,也经淋巴管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可引起淋巴结的炎症,该病菌能在淋巴组织中存活很长时间。

  兔梅毒病临床症状和病变

  潜伏期2—10周,病初可见公兔的**、包皮和*囊的皮肤上、母兔的*户边缘等外***和*门周围粘膜皮肤发红、肿胀,形成粟粒大小结节,以后肿胀部和结节的表面渐有渗出物而变为湿润,形成红紫色,棕色屑状的结痂。当把痂皮轻轻剥下时,可露出溃疡面,刨面湿润,稍凹下,边缘不齐[http://****nczfj***m],易出血,溃疡周围常伴有或轻或重的水肿浸润。此外,公兔*褒水肿,皮肤呈糠麸样,*茎水肿,**肿大。由于损害病灶的痛痒而磨擦,蹭,可造成自家接种,使感染延至到其它部位J如鼻、眼睑、唇,爪等部位,造成被毛脱落,但在愈后台很快长出。

  慢性损害多发生于干燥鳞片状的稍突起部位,且容易被忽视。腹股沟淋巴结和胴淋巴结可能肿大。该病灶可长期持续几个月不消失。本病对全身没有明显的影响、精神、食欲、大小便、体温等均在正常范围。公兔患病时,对性欲影响不大。患病母兔失去配种能力,受胎率大大下降。

  在某些例外的情况下,病兔还发生麻痹症状,这是由于病菌扩散而引起脊髓内发生炎性坏死**灶的结果。

  兔梅毒病诊断

  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采取病变部门的粘膜或溃疡面的渗出液,特别是流出的作涂片,

  固定后用姬姆萨染色,或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或用银染色和印度莫汁染色。也可用玻片试验、血浆反应素纸片快速试验和荧光抗体检查诊断。

  兔梅毒病预防和治疗

  配种前应详细检查公母兔的外生殖**,对病兔和疑似病兔应停止配种,隔离饲养,治疗观察。对病兔应淘汰,彻底清除污物。用1%一2%或2%一3%来苏儿消毒笼具和用具。

  早期治疗可用新肿凡纳明,40一40mg/kg体重,用灭菌蒸馏水配成5%溶液,耳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必要时隔两周重复一次。或用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每天5万单位(分2一3次)肌肉注射,五天为一个疗程,效果较佳。新胂凡纳明静脉注射结合青霉素治疗效果比单用一种药物好。

  从文中我们得知,此病应该从预防做起,对兔子进行合理筛选就能够避免该病症的发生,那么兔梅毒病的防治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