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病又名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s)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也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多症,是侵害多种动物和人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突然的死亡、流产和脑膜脑炎。在家兔表现为以突然死亡、流产、出血坏死性子官炎和结膜炎[结膜炎症性疾病根据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为特征的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染。]。那么小编将会给大家带来兔李斯特氏菌病的症状,兔李斯特氏菌病怎么防治的介绍,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兔李斯特氏菌病的症状
兔李斯特氏菌病病原
本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茵(Listeriamono-cytogene8)引起,它是一种细长的小杆菌,大小为0.5×1.0μm—2.0μm,幼年培养物在20—25℃生长时能通过周鞭毛运动。不产生芽胞和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不耐酸。在新鲜培养物中通常可呈革兰氏阳性,在老的、陈旧培养物中往往呈现革兰氏*性。在许多培养基上本菌生长不佳,嗜氧性。分离时用含有氨基酸和0.5%—1.0%葡萄糖培养基,可长出丰满的菌落,在鲜血琼脂上呈β溶血。明胶中的穿刺培养形成一棵“倒栽的杉树”生长,或沿穿刺线出现一排不连续的菌落。
本菌的粗糙型菌株,在培养基上形成长丝,可断成杆状。菌落较大而平坦,边缘如齿状,中间如脐状,脆而不易*化,在肉汤中呈轻度混浊。
光滑型菌株,菌落圆整、光滑、平坦而粘稠、透明,呈蓝绿色闪光。
本菌不形成二硫化氢和吲哚,不产生过**氢酶。
本菌对热具有抵抗力,采用巴斯德消毒法不能**本菌。一般消毒药可**本菌,但在周围环境能长期生存。用3%石炭酸溶液、70%酒精溶液,5%--10%漂**溶液及其常用消毒药的一般浓度均能**本菌。
兔李斯特氏菌病流行病学
由于此菌在土壤、植被和粪中广泛存在,许多种动物都可以被隐**染。许多种健康动物出现血清阳性。在pH大于5.0的劣质青贮饲料中常有此菌存在。本病为散发性,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幼兔和妊娠母兔对本病易感。
此菌通常是通过消化道进入动物体内。细菌进入肠上皮细胞内并在其中繁殖,然后直接从一个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胞,感染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后进入淋巴集结和肝脏的吞噬细胞内。凡是降低宿主免疫力的各种应激因素,均可促使细菌从吞噬细胞内释放,开始大量繁殖,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
在怀孕的兔中,此菌可能先局限于胎盘,然后进入羊水中,胎儿吸人此菌,细菌大量繁殖**胎儿,于是发生流产。
由于该病是人畜共患病,故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兔李斯特氏菌病临床症状
兔感染本病后,其临床症状类型有脑膜脑炎、败血症、流产、出血坏死性子宫炎[子宫炎是由于分娩、助产、子宫脱、*道脱、胎衣不下、腹膜炎、胎儿死于腹中等导致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子宫粘膜炎子宫炎症。],心内膜炎,结膜炎等
潜伏期一般为2—8d或稍长。根据症状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形容词 医学上指病症次于急性 如:亚急性中毒,亚急性湿疹 ...]和慢性三种类型。
急性型:常见于幼兔,主要表现精神萎顿,不吃,消瘦,眼结膜发炎,流出浆液性、粘液性分泌物。经过1—2d后死亡。
亚急性型:精神不振,绝食,呼吸加快,出现神经症状,如嚼肌痉挛,全身震颤,眼球凸出,出现运动失调。有些细菌侵害子宫后,可造成流产。一般4—7d后死亡。
慢性型:病兔主要表现为子宫炎,分娩前2—3d或稍长时间多见,精神不振,绝食,消瘦、有流产先兆,*道内排出红色或棕褐色的分泌物。流产后很快康复,但长期不孕。可以子宫内分离出李氏杆菌。
兔李斯特氏菌病病变
急性、亚急性型病例,肝脏实质有数在或弥漫性点状的淡**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心脏、肾脏,脾脏可能有相似的病理变化。淋巴结[淋巴结(Lymph node)是哺*动物特有的**(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或水肿。肺脏出血性梗死和水肿。
慢性型病例的病变和急性型相似。脾脏、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显著肿大。子宫内积有化脓性渗出物或血样暗红色液体,子宫内也有死亡或已被吸收的胎儿组织或灰白色凝*块状物,子宫内膜出血,并有坏死或增厚的病灶。有神经炎症的家兔,脑膜和脑组织[人脑是指包容在颅腔内的三大块神经纤维组织:大脑、脑干和小脑。]充血或水肿。偶尔可见心肌坏死。
在显微镜下,肝脏、脾脏的坏死区周围有轻度的炎症反应,在坏死灶内可见到成丛的细菌,系统,尤其是脑干、小脑和大脑白质中有许多变形核细胞和单核细胞灶,以及单核细胞形成的血管套。在脑桥、延髓中出现软化区,实质消失,巨噬细胞**,其软化的原因可能与本茵释放出的磷脂酶有关。在多形核细胞和单核白细胞中有被吞噬的李斯特氏菌。本菌在受损伤的脑神经的近端、完整的冲经纤维中积聚,说明本菌向脑内移动,可能是借轴内运动来完成的。当然本菌也可经血液传播到脑组织内。
兔李斯特氏菌病怎么防治
兔李斯特氏菌病诊断
单纯根据症状和病变不易作出诊断。但根据病免出现特殊神经症状,母兔流产或排出血样分泌物、血清中单核细胞增多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必须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脑炎型是通过在脑桥、延髓和前脊髓中找到草核细胞形成特征性血管**象和灶性坏死进行确诊。可将脑组织直接在鲜血琼脂上培养,但也应将脑组织在肉汤中磨碎,置于4℃下。如果直接培养的结果为*性,就每隔一周在粘菌素一萘啶酮酸琼脂(CNA)上继代。
对出现流产及子宫炎症状的患兔,应采取子宫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
动物接种试验,取病料的上清液经腹腔、口腔、皮下注射或眼结膜囊内滴入感染,可使怀孕母兔发病,造成流产或胎儿死亡,或出现子宫炎,或引起败血症死亡。公兔或非妊娠母兔感染后发生化脓性结膜炎或角膜炎,或引起败血症死亡。
兔李斯特氏菌病预防
必须做好日常的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从疫区引人种兔。当发生本病时,应对全群进行检疫,可用沉淀、补体结合、血细胞凝集等试验检出抗体,采取扑杀病兔、隔离、消毒等急救措施。病兔的尸体和皮毛也应彻底处理。由于本病是人畜共患病,从事与病兔有关的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
兔李斯特氏菌病治疗
氨苄青霉素和苄基青霉素对本菌有抑菌作用但无杀菌作用,也可用磺胺药物、四环素治疗发病早期的病例。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联用对李斯特氏菌有**作用。
由于该病是人畜共患病,在治疗病兔得到同时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那么兔李斯特氏菌病的症状,兔李斯特氏菌病怎么防治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