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坏死杆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皮肤以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连接皮肤与肌肉,常称为浅筋膜。]、消化道[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粘膜和内脏的坏死、溃疡以及脓肿病灶。此菌在健康兔的消化道、上呼吸道和生殖道中生存繁殖,随唾液和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一般经损伤的皮肤、粘膜和消化道而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多雨、潮湿、炎热季节多发,冬季很少发生且呈现较轻的病症。饲养卫生条件差,兔舍潮湿污浊、拥挤闷热,吸血昆虫叮咬及营养**等因素,都能促使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病兔消瘦,采食受阻,流涎,唇部、口腔粘膜和齿龈等处发生溃疡、坏死,有臭味,有的炎性肿块发生于颈部肉髯以及**,病兔体温升高,体质衰弱。潜伏期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1-2周。

治疗可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巧治仔兔坏死杆菌病的方法

局部治疗: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出现溃疡时,清理创面涂擦碘**[碘**,适应症为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

全身治疗:为防止形成内脏的转移**灶,在局部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全身治疗。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青霉素4万单位,每天3次,连用5天,同时配合投喂磺胺二甲嘧啶0.2克/千克体重,连用一周。

养兔户加紧预防,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平时注意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保持干燥,空气流通。兔笼要除去锐利物,防止皮肤、粘膜损伤。

2、消灭蚊、虱等。

3、兔群一旦发病,及时隔离治疗。加强对兔舍、兔笼及饲养用具的消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