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蜈蚣本身可入药用。适宜人工饲养。但蜈蚣是冷血动物,生长适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范围是20~36℃,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止进食,在-5℃左右进入冬眠。在养殖中便使养殖成本增高,那么如何无冬眠养殖蜈蚣,来提高养殖效益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蔬菜大棚[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建设

  

1.大棚搭建

  养殖蜈蚣应选择在远离市区及人口聚居区,找土质较好、周围有树的70~80平方米的空地,用来搭建相当于日光温室模式的蔬菜大棚。与一般温室大棚不同的是,在大棚顶部塑料膜[利用水果装袋密封后自身呼吸要消耗氧气和放出二**碳 的特性,减少袋内氧气含量和憎加二**碳浓度,达到自发性气调的作用。]的上面,除了每间隔0.5米要加一个草苫子外,还要在草苫子上面多铺一层塑料膜。然后将双层塑料膜分别压紧固定好,这样可以使大棚的温度一直保持在高温恒温的状态,达到保温的效果。另外还要在大棚两边的墙上开几个通风用的窗口,以便在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大时进行通风排湿。蔬菜大棚室内面积一般为70平方米左右。建好大棚后可以在大棚的周围栽种一些南瓜、佛手瓜等,待瓜蔓长成以后,可以与周围的树木一同为大棚遮荫。

蔬菜大棚无冬眠蜈蚣养殖法

  

2.栖息[栖息,汉语词汇。]

  一般可以建成瓦片码的栖息床或砖块码的栖息床。瓦片码的栖息床少得用两个瓦片叠放在一起,叠放时,使两瓦片的突起部分相互支撑,瓦片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供蜈蚣栖息。栖息床的间距为10~15厘米,行距为30~40厘米。砖块码的栖息床是用砖块按一定的方式码成的,砖与砖之间保留一定的缝隙作为蜈蚣的居所与钻爬通道。建好栖息床以后,饲养人员还应用1/1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为栖息床及大棚内蜈蚣活动的场所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3.供热设施

  冬季升温是打破蜈蚣冬眠的一个关键环节,采取煤火炉加热的方式供热。

  

4.塑料薄膜贴墙防逃

  在建好蔬菜大棚后,可采取塑料薄膜贴墙法来防止蜈蚣逃跑,就是在大棚的内壁贴50多厘米高的光滑的塑料膜。光滑的内壁可以有效地防止蜈蚣逃跑。

  

5.栽种蔬菜

  在蔬菜大棚里,铺设好蜈蚣栖息床后,要在栖息床之间栽种一些蜈蚣喜欢吃的小青菜,如小油菜、小白菜等。

  

6.饮水[饮水:①yǐn shuǐ:1.(动词)喝水;2.谓清廉;3.(名词)指饮用水。]设施

  在蔬菜大棚里,还应设置供水设施为蜈蚣提供饮用水[饮用水是指可以不经处理、直接供给人体饮用的水。]。常用的供水设施是用浅一点的饮水盘,饮水盘需嵌在蜈蚣活动场地的地面下,饮水**应与地表面相平,且方便移动。在饮水盘底部铺放一层水砂,以防蜈蚣饮水时掉进水里难以爬出。水盘在大棚内应多设几处,以方便蜈蚣饮水。另外,大棚内菜叶上的露珠也可以为蜈蚣提供饮用水。

二、引种与投放

  大棚及配套设施建好后即可引种。做种的蜈蚣不但要符合国家药用标准,在其他方面也需有很强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周期短等。做种的蜈蚣好是已达四龄的成虫,体长在11厘米左右。引种的时间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以,但以立夏前后(5月上旬)引种合适,这时候的雌蜈蚣已经进入繁殖期,即将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雌蜈蚣是否怀卵很容易看出,怀卵后的雌蜈蚣腹部明显膨大。雄蜈蚣体形较瘦长,活动灵敏,爬行速度快。投放时,雌雄蜈蚣应按4∶1的比例投放,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500条,7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一般投放蜈蚣35000条左右。

三、蜈蚣的饲养与管理

  

1.孕育期[ 基本解释: 孕育期,指的是怀孕的那段时间。]的饲养与管理

  

饵料:

种蜈蚣的饵料主要以鲜活的黄粉虫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

大的幼虫为主。人工养殖的黄粉虫质优价廉,很适合用来饲喂蜈蚣。

  

饲喂:

蜈蚣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晚上8~12时是蜈蚣出来活动的高峰期,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所以,一般在晚上8点左右喂食为合适。另外,刚引进大棚的种蜈蚣属四龄的成虫,雌蜈蚣正处于孕育期(30~40天),在这期间雌蜈蚣有大量进食和积蓄营养的习性,应投喂足够量的黄粉虫,使蜈蚣吃饱吃好,便于多产卵。喂食时不要翻动蜈蚣的栖息地,以免其受惊影响产卵及孵化。

  每天的投饵量需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因为每条蜈蚣并非每天都摄食,而是每饱餐一顿后2~3天内不再进食。但不可能所有的蜈蚣都在同一天取食,另外的2~3天都不取食,因此每天都得投喂,每天投饵量不一定一样多,只能根据经验确定,如果头一天投喂的饵料全吃光,第二天可略增加一些,如发现有剩余饵料,第二天可略减一些。另外,蜈蚣能常年吃上大棚内新鲜的蔬菜,也可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

  

供水:

每天换水一次。註意换水时要清洗干净饮水盘,以免蜈蚣在取食时将食物残渣带入水中污染饮用水。

  

合理的温、湿度:

种蜈蚣生长温度应保持在25~3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种蜈蚣投放大棚时正值春末夏初时节,早中晚的温差相对比较大,早晨和晚上应堵严通风口,关好门窗,使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中午应通过洒冷水进行降温,并打开通风窗口进行降温排湿,以免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影响种蜈蚣的生长发育。

 

 防种蜈蚣逃跑:

对孕育期的蜈蚣必须不定期地进行巡视检查。只要大棚内壁上有一条垂直的粗糙的划痕,蜈蚣就可沿此划痕爬到棚外,造成大量逃逸。尤其是雌蜈蚣在临产期为了寻找合适的产房,会到处乱爬,因此,在管理时,一定要经常检查大棚内壁上贴的光滑透明膜是否完好光滑,有无划痕,接口是否严密平整,四角是否出现皱折等。如塑料膜表面有粘滞性灰尘或污物也应及时清除,以免构成蜈蚣逃逸的“扶梯”。若发现塑料膜被蜈蚣咬破,应马上用透明胶补好。

  

2.产卵及孵化期的饲养与管理

  蜈蚣为卵生,寿命在6~10年。产卵期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湿度不宜太大,控制在50%左右即可。蜈蚣在产卵时怕惊扰,若受惊扰,它就会停止产卵或将卵粒全部吃掉,这就是蜈蚣的保护性反应。在蜈蚣产卵时,一定要保持环境安静,不要有大的噪声,不要去翻窝观看。蜈蚣在不受外界惊扰的情况下,顺利产卵过程需2~3小时。蜈蚣产完卵后,会侧转身体用腹足把卵粒托聚成团,悬空抱在怀中进行孵化。蜈蚣产卵、抱卵孵化的时间为40~50天。在这期间,雌蜈蚣一直不吃不喝,不离开卵或幼体,可以不投食,但必须按时加水,将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温度控制在20~36℃之间。在这期间如果温度、湿度不合适,则会使孵化中断,胚胎停止发育而死亡。另外,蜈蚣孵化期正值炎热的夏季,应经常在大棚里洒冷水降温。并且每天必须开启门窗排湿,以防止高温高湿使蜈蚣患黑毒病而死亡。如果孵化条件合适,经过40多天后,2~3厘米长的小蜈蚣便会脱离母体,出来活动觅食了。

  

3.共育期的饲养与管理

  共育期是指成虫与幼虫在一起混养的时期。在共育期,应维护好大棚内的温湿度,温度保持在25~3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如果温度过高,达到38℃以上时,蜈蚣体内的水分就会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如果温度升至39℃以上时,其身体会干枯死亡。在多雨的季节,饲养人员应多注意大棚内的温湿度,及时进行升温排湿,防止低温高湿,防止蜈蚣患上腹胀病。到了冬天,当大棚内温度低于20℃时,饲养人员应及时点燃供暖炉升温,并不定时地洒水,增加湿度。另外,在共育期应尽量使幼蜈蚣居于瓦片的底层,以利于其吸收水分,快速生长。

 

 适宜的饵料:

小蜈蚣的饵料应以多汁、柔软的动物饵料为主,如黄粉虫的小幼虫、精肉等,投喂时精肉应剁成肉泥。而雌蜈蚣和成体雄蜈蚣还是应以饲喂黄粉虫大的幼虫为主。

 

 供水:

在共育期,除了放置饮水盘外,还要放置吸水海绵。饲养人员每天要不定时地在吸水海绵上洒水,使它一直保持着蓄水状态,以保证小蜈蚣正常饮水的供给。

  

防幼蜈蚣逃跑:

幼蜈蚣体小足多攀附逃跑能力更强,一般养殖人员很难发现,与成体蜈蚣相比更难防逃,这就需要养殖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多注意观察,随时检查,多加防范,及时擦拭干净墙壁上的塑料膜。

四、疾病防治

  

脱壳病:

此病多发于雨季。栖息场所湿度过高,由真菌引起。初期表现为蜈蚣躁动不安,来回爬动,后期行动滞缓,终因不食不动而死亡。发现病体和死亡的蜈蚣要及时拣出,然后用阿莫西林0.25克,研成细末,加入1000克饮用水中拌匀供蜈蚣饮用。连喂数日,直至病愈。

五、成体蜈蚣的采收

  幼蜈蚣生长到四至五龄,体长达10厘米以上时,绝大多数都已达到了药用标准,而且都已进入了性成熟期,此时也正是商品蜈蚣佳采收期。采收主要以雄体和老龄雌体为主。采收时要从中挑选出个体肥大、健康强壮、体表色泽鲜艳、活动力较强的蜈蚣,并按4∶1的雌雄比例选留好种蜈蚣,其余均可以作为商品蜈蚣进行采收。采收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4~5月份。蜈蚣有1对颚牙,是自卫与攻击的有力**,因此采捕时要准备好工具。通常是用竹筷、镊子作为采捕工具,以光滑塑料水桶为存放器具。采捕时,先将瓦片揭开,发现蜈蚣后用筷子或镊子夹住,放入存放器具内。

六、蜈蚣成虫的加工与储藏

  将蜈蚣放入盆中,用70~80℃的热水烫死,应注意水的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将蜈蚣烫烂。然后将蜈蚣伸直拉长,用大头针订在硬纸片上,置于阳光下晒干。然后每100条捆在一起,用塑料膜包好装在纸箱中封严,存放于*凉干爽处待销。

  以上这些有帮助到您吗?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公众号:huobao1866tv,或在网页底部扫描二维码直接关注。

  关注后您也可在公众号留言想要了解的信息。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