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水貂是类似水獭一样在水中生活的哺*动物。]犬瘟热[犬热病一种犬科动物的疾病,根据国家农业部于2008年12月11日公布的动物疫病名录统计,犬瘟热属三类动物疫病,主要感染犬科动物,传染渠道主要是通过与病兽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空气或食物传染,不属于人畜共患病。]也叫貂瘟热,是由副黏**[**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科,麻疹**[麻疹**,属副黏**,呈球形,直径只有100~250纳米(1纳米=0.000001毫米)。]属,犬瘟热**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性极强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水貂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介绍一下水貂犬瘟热的防治。

水貂犬瘟热的防治

水貂犬瘟热的病原:

水貂犬瘟热的防治

引起水貂犬瘟热的病原为犬瘟热**,属副黏**科,麻疹**属,又称麻疹犬瘟热群。**粒子直径在123-175纳米。**形态呈多形性,但大多数**粒子为球形,呈螺旋型结构,核酸型为RNA。该**对低温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70℃冻干毒,可保存毒力一年以上;-10~-4℃可存活6~12个月;4~7℃,可保存2个月;室温条件下,仅活7~8天,55℃存活30分钟;100℃条件下1分钟失去活力。

对0.1%福尔马林、3%氢**钠、5%石炭酸溶液均较敏感,对**、氯仿等敏感。适pH7.o~8.0。病貂的鼻液、唾液、眼分泌物、血液、脑脊液、脑、淋巴结、肝、脾、心包液和胸腹水、尿液中,都可检测到**。本**过去认为没有型的差异,新的观点有血清型的问题,各种动物的犬瘟热**,均可互相感染。例如,狗的犬瘟热病可以引起貉、水貂、狐的犬瘟热;反之,这些动物的犬瘟热也可以传染给狗或其他种易感动物。

水貂犬瘟热的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

1.最急性型也叫神经型

常发生于流行病的初期和后期,突然发病看不到[《看不到》是衣锦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前驱症状,病貂表现神经症状,癫痫性发作,口咬笼网发出刺耳的吱吱叫声,抽搐,口吐白沫,反复发作几次而死。凡是有神经症状的病貂,很少幸免,都以死亡而告终。

2.急性型即卡他型

病初似感冒样,眼有泪、鼻有水样鼻液,体温高达40~41℃,触诊脚掌皮温热,*门或母貂外***似**样微肿。食欲减退或拒食、鼻镜干燥,随着病程的进展,眼部出现浆液性、黏液性乃至化脓性眼眵,附着在内眼角或整个眼裂周围,重者将眼睛糊上。口裂和鼻部皮肤增厚,黏着糠麸样或豆腐渣样的干燥物。

病貂被毛蓬乱,无光泽,毛丛中有谷糠样皮屑,颈部或腹内侧鼠蹊部皮肤有黄褐色[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分泌物或皮疹,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腥臭味。消化紊乱,下痢初期排出蛋清样粪便,后期粪便呈黄褐色或黑色煤焦油样。病貂不愿活动,喜卧于小室内(产箱)。病程平均3~10天或更多一点,多数转归死亡,很少幸免。

3.慢性型又称皮疹型

一般病程为2~4周,病貂虽有急性经过的症状,但眼、耳、口、鼻、脚爪及颈部皮肤病变比较明显。病貂食欲减退,时好时坏,挑食,不活动,多卧于小室内。眼边干燥,似带眼镜圈样,或上下眼睑被眼眵粘着在一起,看不到眼球,时而睁开,时而又粘在一起,这样反复交替出现,有的病貂反复1~2次后死亡。有的患貂耳边皮肤干燥**,鼻镜和上下唇、口角边缘皮肤有干痂物。病初爪趾间皮肤潮红,而后出现微小的湿疹,皮肤增厚肿胀,变硬,所以有“硬足掌症”之称。有的病貂*门或外*肿胀。

4.隐**染(钝挫型)即**型

病貂仅有轻微一过性的反应,类似感冒,多看不到明显的异常表现,就耐过自愈,并获得较强的免疫力。

水貂犬瘟热的预防:

子貂45日龄断奶,断奶后3周进行一次防疫注射,此时种貂也随之进行一次防疫注射,不管是种貂或是幼貂每只注射犬瘟热**1毫升;到种貂配种前1个月再进行1次犬瘟热**防疫注射,每只l毫升。

水貂犬瘟热的治疗:

用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40万单位/(只·次)、链霉素30毫克/(只-次),一天2次,连用3-5天,同时用青霉素10万单位溶于10毫升生理盐水中,滴于眼结膜和鼻腔内,对并发的结膜炎、鼻炎有治疗作用。

对有下痢的患貂用氟哌酸3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两次口服。出现神经症状的,用巴比妥钠0.03-0.05克1次口服;出现呼吸道症状的,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或磺胺噻唑0.05-0.l克口服,每天2次。

据了解,我国水貂犬瘟热病于1968年,近百个貂场曾发生过该病。水貂犬瘟热病的防治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