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又叫黄鳝、长鱼。属温热带鱼类,体圆,细长,呈蛇形,因其肤色呈**,所以也被称做黄鳝。鳝鱼分布广泛,在几乎各地都有分布。那么鳝鱼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是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有哪些?
鳝鱼的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鳝鱼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其钙、铁含量在常见的淡水鱼类中居位,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含有少量的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
1.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卵磷脂,又称为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然而,真正了解卵磷脂的人却很少。]它是构**体各**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2.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药性功效】
1.增强记忆力: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
2.糖尿病患者理想食品: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血糖[降血糖是针对患有高血糖的患者采取的一些降血糖的措施。]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保护视力: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4.鳝鱼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养血、去风湿、强筋骨、壮阳等功效,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预防因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功效显著,还可用于辅助治疗面部神经麻痹、中耳炎、*房肿痛等病症。
【宜食、忌食】
老少皆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风湿麻痹、四肢酸痛、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患者宜经常食用。
瘙痒性皮肤病、痼疾宿病、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症、红斑性狼疮等患者应忌食。此外,不宜食用死过半天以上的鳝鱼。因为鳝鱼体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和**三甲胺[三甲胺(trimethylamine TMA)是最简单的叔胺,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鱼腥恶臭,溶于水,乙醇,**,易燃,有毒,相对密度(水=1)0.66(-5℃)、(空气=1)2.09。],死后,组胺酸便会在脱羧酶和细菌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有毒物质,**一次摄入100毫克即可中毒。**三甲胺也极易还原为三甲胺而加重鳝鱼的泥腥味。
【文献参考】
《滇南本草》:“鳝鱼添精益髓,壮筋骨。”
《别录》:“时行病起,食之多复。”
《本草经疏》:“凡病属虚弱者,不宜食。”
《本草衍义》:“鳝鱼,也谓之黄鳝,又有白鳝,皆动风。”
《随息居饮食谱》:“鳝鱼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宜与猪脂同煨。”“多食动风,发疥,患霍乱损伤,时病前后、疟、痘、胀满诸病,均大忌。”
【食疗】
辣椒炒鳝丝
原料:黄鳝650克,鲜辣椒150克,葱丝15克,精盐3克,味精3克,料酒15毫升,酱油少许,香油10克,色拉油[色拉油是指各种植物原油经脱胶、脱色、脱臭(脱脂)等加工程序精制而成的高级食用植物油。]25克。
制法:把鳝鱼宰杀,去骨,洗净黏液,切成粗丝;辣椒洗净,去蒂、籽切丝;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热,投入葱丝煸香,然后加入鳝鱼丝煸炒,烹入料酒,调入精盐、味精、酱油、淋入香油,搅匀,出锅盛盘即成。
功效:降血糖,调血糖,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突然发生的“口眼歪斜”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认为,它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以上就是鳝鱼的营养价值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