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石斑鱼泛指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里的各属鱼类。]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在市场上行情比较好,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石斑鳜鱼的也越来越多,但是你们掌握了科学的石斑鳜鱼养殖方法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看石斑鳜鱼如何养殖

石斑鳜鱼养殖方法

1:淡水[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石斑鱼[石斑鱼(英语:Grouper),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刚孵化出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运动,控制水温在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就完全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黄消失后的小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以后可改喂高蛋白团状人工饲料,进行驯化投喂,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进行成鱼养殖。在南方地区,夏季时间相对较长,放养体长约为10厘米的鱼苗,经过100天的养殖体重可达到500克以上。淡水石斑鱼的大体重可达到1200克以上。

石斑鳜鱼如何养殖,石斑鳜鱼养殖方法

2:生殖繁殖:淡水石斑鱼一冬龄就可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产卵习性与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基本相同,同样会在池塘底部挖许多产卵巢*,产卵一般在下午,产卵后主要由雌鱼守卫着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雄鱼也协同保卫,但随着胚胎发育的延续,守卫行为愈来愈弱,直至离开。受精卵为椭圆形,卵色呈暗**,不透明,黏性卵,卵分散在池底上,很少有重叠现象。每尾雌鱼每次可产卵约3000粒以上,水温在26℃~29℃时受精卵经48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

3: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的模式,本地以主养淡水石斑鱼为主,苗种是购买南方的越冬苗种,规格10厘米,混养鱼的种类是罗非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300尾,混养罗非鱼150尾,鲫鱼100尾,鲢鱼1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半年时间的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350克以上。

简单的石斑鱼生长的一个过程,石斑鳜鱼如何养殖,石斑鳜鱼养殖方法都在这了,大家可以进行参考,然后对石斑鳜鱼进行合理科学的养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