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苗标粗过程如何降低自残


石斑鱼[石斑鱼(英语:Grouper),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苗标粗在整个苗种培育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阶段的鱼苗[也叫“鱼花”。]死亡率非常高,而鱼苗自残[自残是指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鱼苗自残可直接导致死亡,也会使鱼体受伤,体质下降,继而感染细菌或是诱发**病。降低鱼苗自残已成为标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就石斑鱼苗标粗如何降低自残做简要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水质与水色

通常标粗用水都会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室内标粗池塘使用的井水处理后更是清澈见底[《清澈见底》是刀郎、云朵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刀郎作词。](如图1),可是该防的细菌始终没防住,而清澈的水使得鱼苗之间可见度[可见度又称能见度,指观察者离物体多远时仍然可以清楚看见该物体。]高,更容易引发自残。常见的红头红嘴多半都是自残之后感染细菌,继而发生溃烂。

图1水泥池清澈见底

很多时候鱼苗在水泥池里发生黑身、烂身、红头红嘴等症状之后,有外塘的老板通常会把鱼苗转到外塘去。为什么呢?因为外塘水体大,生物种类丰富,相对更稳定,能够减少应激,有助于鱼体恢复。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因素是:外塘水体大,鱼苗更分散;水色浓,鱼苗互相可见度低(如图2);有天然的浮游动物,体弱的鱼苗也能得到食物,减小个体的大小差异。这些因素从根本上解决了鱼苗自残的问题,所以降低水体透明度以及鱼苗密度,有助于降低鱼苗自残几率。

图2鱼苗可见度低

二、饵料与投喂

标粗过程刚买进的3筛左右的苗,通常投喂丰年虫[丰年虫又称丰年虾,卤虫,盐水虾等多种名称。](如图3),随着鱼体生长逐渐转换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饥饿的鱼更容易自残,需要特别注意,保证饵料充足,饱食的鱼苗自然会减少自残,同时可以多点投喂,分散饵料让个体小的鱼苗也能抢到食物。至于换料,4-5筛的鱼苗就可以开始;转换过早,许多鱼苗不能摄食配合饲料而饥饿;转换过慢,丰年虫供应不充足,鱼苗不能饱食,容易加剧自残。换料过程可交叉投喂,先喂丰年虫再喂饲料,逐渐转换,慢慢过渡,通常鱼苗达到8筛之后就可以完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了。

图3**丰年虫

三、管理与操作

鱼苗标粗过程密度大,自残非常厉害,经常见到大吃小的现象,这就要求及时筛鱼分池。但是要考虑筛鱼容易诱发神经坏死**病,所以要选在天气稳定的时候进行。操作上要求细致,每一筛少过一些鱼,一个池子分多次慢慢筛完。筛鱼过程动作幅度尽量轻,减少筛鱼造成的损伤(如图4)。

图4筛鱼

另外,如果鱼苗自残已经很严重的话,建议筛鱼后使用蛭弧菌浸泡10-15分钟,可起到防弧菌感染的作用;或者在水泥池里使用低剂量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不仅可以起到杀灭常见细菌、**、真菌的作用,还可以快速收敛伤口,防止寄生虫的侵入。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