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市平岗镇的“罗非鱼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

和南美白虾混养模式”前期以饲养罗非鱼为主,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几乎不投喂,摄食罗非鱼产生的有机碎屑,无病害则不需要处理。这种养殖模式养殖成本低,先通过前期销售的罗非鱼收回成本,而后再通过销售存塘的南美白对虾获得经济效益,因其具有稳定高效、养殖风险低等特点而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然而,养殖前期鞭毛藻

[鞭毛藻(dinoflagellate),藻类,水下磷火微生物,介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是金藻门、*藻门、隐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团藻目中具鞭毛藻类的统称。]

锦上添花|这样做,“罗非鱼与南美白虾混养”可以多收益!

水华问题突出,易暴发气泡病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后期蓝藻

[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

暴发问题严重,易导致对虾白便,甚至停止生长。针对此问题,本人经过长期调研,总结出了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前期鞭毛藻的处理

“罗非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前期以投喂罗非鱼饲料为主,藻类通常单一且稳定性差,死亡的藻类和投喂的罗非鱼饲料有机碎屑多,容易出现鞭毛藻类水华的情况(图1),在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表面形成大量的富氧气泡,漂浮在水面,争夺其它藻类生长所必须的阳光和营养盐,抑制了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

图1甲藻水

这类水体白天通常溶解氧过饱和

[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做过饱和现象。]

(图2),易暴发气泡病,夜间则容易缺氧,轻者影响鱼虾的正常生长,重者导致对虾在蜕壳期大量偷死。

图2溶氧过饱和,哈希溶氧仪检测超量程

池塘养殖水体中出现*藻水华建议使用“福地安”持续改底,直接抑制*藻的生长繁殖,效果明显。若出现的是甲藻水华,则建议连续使用“利饵多”,通过培养浮游动物的方式来稳定藻相,同时搭配使用“利菌多”分解水体中过量的有机质。

二、后期蓝藻的防控

养殖户为了达到肥水的目的,从养殖之初便开始大量使用过磷酸钙

[又称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用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

,补充磷肥,而长效碳源却多在出问题时才补充,部分养殖户还存在着过磷酸钙以补钙功能为主的认识误区,在拉网捕捞罗非鱼后,因底泥被大面积搅动,底部的磷肥被大量释放到水体中,遇到强光、高温天气蓝藻则大规模暴发(图3),严重影响后期南美白对虾的养成。建议在捕捞罗非鱼前大量补充碳肥,可以有效避免蓝藻的暴发,例如使用“稳水多”、“活力碳”、“藻安生”,或其它补菌补碳的产品,达到防治蓝藻的目的。

图3蓝藻暴发

藻类的组成决定了池塘生态环境的走向,良好的藻相可以促进对虾代谢废物的利用,保证水体稳定,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且不易发病。相反,异常的藻相则是水体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的表现,水环境恶化,轻则影响对虾的生长,重则诱发病害。因此,加强“罗非鱼与南美白虾混养模式”的藻相管理必不可少。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