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养殖的效益很客观,但是由于很多人不了解养殖技术,导致病害频发,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降低,养殖效益不好甚至亏本。下面为大家介绍海参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的要求。
海参放养的要求:
(1)重视刺参放养的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建设。养参池好避开养参密集区,尽量选择在海区较近,潮流通畅,能纳自然潮水,附近无大量淡水注入和其它污染源,水源水质条件要好,盐度范围好在28‰~33‰之间。池塘底质以较硬的泥沙底为好,水深达到2米以上。
海参放养的要求
(2)海参放养注意清塘消毒。池塘淤泥过多,会败坏水质,导致细菌滋生,引起刺参病害发生,影响成活率。所以在参苗放养前一定要先将淤泥清除,池塘清淤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50公斤~100公斤或漂**30ppm进行消毒,一周后待药效消失后方可注水施肥[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投苗养成。
(3)合理施肥。海参以底栖硅藻及有机质为饵,为了保证参苗放养后有充足的饵料,提高放养成活率,放养前要进行合理施肥。一般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公斤~100公斤或无机肥3公斤~4公斤。
(4)注意海参放养时机。放养参苗的季节,一般为春季或秋季。放养时主要以水温情况而定,春季当水温达7℃~10℃时就应及时放养,以提高成活率。好选择晴暖天气放养,*天也可放养,但雨天不宜放养。
(5)注意苗种质量。海参苗种质量好坏影响生长速度及成活率,具体放养时应选择体质好、无伤病,规格整齐的健康苗种。健康的参苗伸展自然,爬行运动快,体表色泽黑亮,肉刺尖而高,排出的粪便不粘连。如果参苗体色暗淡而黏滑,肉刺秃而短,活动缓慢,粪便粘连等,则说明参苗不健壮。
以上几点内容就是关于海参放养的要求介绍,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