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鲳[细鳞鲳,学名细鳞肥脂鲤(Piaractusmesopotami-cus),在巴西被称为Pacu。]首次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年龄为3—4龄,在原产地每年11月至翌年1月是细鳞鲳的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季节。在巴西有资料报道,细鳞鲳首次性成熟的时间为35个月龄,鱼体全长为42.0厘米,个体重[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1.4千克。在池塘或网箱饲养条件下,细鳞鲳鱼体由于缺乏水流、降雨、导电率等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性腺虽能成熟,但不能自然繁殖,而必须经过人工注射催产[读音催产 cuī chǎn1基本解释[expedite child delivery] 采取措施促使胎儿产出。]剂才能诱导产卵、受精,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再经人工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才能获得鱼苗[也叫“鱼花”。]。在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和以色列等国家,巴西鲷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已获成功。
我国自1996年3月引进细鳞鲳夏花鱼种后,经3年的精心培育,于1999年7月获得了人工繁殖技术。国内池塘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细鳞鲳,性成熟年龄为3足龄,相应雌鱼的个体重在4千克以上,雄鱼个体重在3千克以上。在我国华东地区,细鳞鲳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8月份,最适繁殖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为25—28℃。在海南,每年的3—10月份均可人工催产细鳞鲳。初次性成熟的雌鱼,每千克亲鱼可产卵8万粒左右。卵为漂浮性,略呈青灰色,每克卵中含卵900—1000粒。刚产出卵的直径为1.1—1.2毫米,卵受精30分钟后吸水膨胀达5—6毫米。当水温为25—26℃时,受精卵孵化出膜时间为20.5小时;当水温为29℃时,孵化13小时后出膜。刚出膜的鱼苗全长为5—6毫米,再经5天孵化,鱼苗即可下塘。三、养殖特性
细鳞鲳,具有食性杂、耐低氧、适应能力强、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成本低、成活率高、易捕捞和比淡水白鲳耐低温、肉味细腻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淡水养殖品种中新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