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名蓝绿藻[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宏观上现蓝绿色。],藻类植物的存在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好处是可以为养殖产品提供饵料,坏处是宜导致水质浑浊,影响水产品生长,其中就尤以蓝藻为甚。那蓝藻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怎么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蓝藻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只有当水温在25—35℃时,其生长速度才会加快。此外,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也是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
蓝藻爆发的原因是富营养化,过量的养分主要来源于以下源头:
1、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的主要养分来源;
2、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
3、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和磷,这些元素都能导致富营养化;
4、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厂和废水排放;
5、蓝藻使水体缺氧,使动物死亡,分解者分解是又消耗氧气,造成恶性循环。
二、蓝藻有哪些危害?
1、绿潮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毒素(英语:Toxin),是指生物体所生产出来的毒物(poison),这些物质通常是一些会干扰生物体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蛋白质,例如蓖麻毒蛋白。],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
2、毒素
蓝细菌是蓝藻的学名,在部分蓝藻内部的特定区域存有藻毒素,蓝藻毒素内分为很多种,通过其危害方式可分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神经毒素是指对神经组织有破坏性的有毒物质。],它们是已知的会侵袭肝脏和神经的毒素,另一类毒素对皮肤有**作用。
家畜及野生动物饮用了含藻毒素的水后,会出现腹泻、乏力、厌食、呕吐、嗜睡、口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甚至死亡。病理病变有肝脏肿大、充血或坏死,肠炎出血、肺水肿等。
三、蓝藻怎么治?
一,全池泼洒沸石粉10公斤/亩,使之絮凝蓝藻。
二,间隔3—4小时后全池泼洒溶藻芽孢杆菌(侧孢芽杆菌),用量为500克/亩。注意使用微生物制剂过程中必须防止蟹池缺氧,天气闷热时不应使用,而使用时则应开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三,平衡氮磷比例,通过泼洒无机磷改变氮磷的比例,加快培育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类快速生长成为优势藻种来抑制蓝藻生长,从而改善蓝藻过度繁殖的状况。
虽然蓝藻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绿肥,但也能够变成危害水生环境的毒藻,不过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一旦养殖池中出现蓝藻,尽量还是立即治理,否则导致减产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