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不同时间段游塘的原因(不包括饥饿游塘找食)的可能性:
1.早上出现趴边或游塘:一般是缺氧、PH值低、底差所致
[所致(suǒ zhì)是一个汉语词语,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的。]。
2.中午时间段游塘:一般是中毒性,温度高,毒性强。
3.下午太阳下山前后二小时,一般是PH值高,氨氮中毒所致。温度越高,PH值越高,氨氮中的分子氨的比例就越高。分子氨作用于虾的鳃,导致生理性缺氧,虾急躁不安就容易游塘。过了这个时候段,虾就安静下来。
4.晚上九点到凌晨4点多,虾急躁不安,狂游,一般是PH值低,虾脱不了壳所致。
南美白对虾池底质不好的现象:
1.增氧机开动时产生的泡沫不易散开,或泡沫发黄、发黑或开动时下风口可闻到稍臭的味道。
2.池角泡沫发黄、浮杂物发黑。
3.池底有泡沫上升,特别在阳光的照射下。
4.池水水层分色。
5.缯网突然变脏、网底变黑、有胶状物。
6.在池岸边比以前多有野小虾,杂蟹之类的。
7.向上觅食的白虾多。
8.水变浓稠,风吹过水面只出现细密的水纹。
9.PH值早晨和下午测量基本无变,长期低于7.3或高于9.0
10.塘的上空有很多鸟盘旋。
11.土塘的高出水位几厘米处一圈发黑,有硫化氢的残迹。
12.投料时,木伐动时,会有虾跳,或有影子经过也跳,夜里灯照也跳。
13.虾经常看到有趴边的。
14.停机仅一二小时虾就出现缺氧的状态。
南美白对虾塘最理想的PH值是7.8-8.6波动范围在7.3-9之间,一般虾都没什么事。一般在7.8-8.6之间,日变化量不超过0.5的话,是最理想的范围。
1、早上低过7.5,下午高过9,一般是藻旺所致。
2、全天都在7.8以下,塘底酸化,虾容易出事。
3、全天高过9,就要查明原因,是盐碱地,还是石灰等过量所致。
4、前几天处于正常值,这几天测时,感觉数值都在下降的话,那就是塘准备酸化;
5、PH值早晨和下午测量基本无变,长期低于7.3或高于9.0,就是底差了,要处理水和底。
在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处理时,我一直认为PH值是最重要的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指标,监测PH值的变化,基本上可以判断水质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判断对虾的对水质溶氧的需要情况。前几天有一养殖户说池塘水质PH值偏低,用了较多石灰也不能恢复。我给他的建议是补充氧剂,不知道效果如何。
PH值指标高低,是二**碳
[二**碳,化学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气态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碳分子由两个氧**与一个碳**通过共价键构成。]的浓度水平所定,而二**碳的浓度则处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藻类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二是水呼吸。
光合作用越强,利用二**碳量越大,PH值则越高------反过来说,当池塘PH值较高,则说明光合作用非常强大,池塘藻类数量与活力都非常好,这个时候产生的氧气也非常足够。这是比较理想水质。当然也不能太高,当高于9.2以上,蓝藻出现的机会大增,特别是晚造,一旦PH值过高,蓝藻生长与繁殖的机会非常高。通过调整PH值来控制蓝藻,这一点,我也与林教授意见相同。
当PH值很低时,有两种可能,一是光合作用较差,藻类数量不多,池塘产氧能力大幅下降,这个时候是比较危险的时候,一旦氧气提供不足,池塘的风险会直线上涨。另一情况是,虽然池塘藻类丰富,光合作用也很强,但池塘对虾数量与密度都很高,消耗了大量氧气,并产生大量的二**碳,与此同时,池塘水呼吸也非常明显,此时PH值会下线下降。无论是哪一种,在此情形下,池塘都会出现氧气供应不足,补充氧份是最合适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