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蛭[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可刺入人畜皮肤吸血,并有释放**剂,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觉。]养活不难,要养出好效益不易。那么在实际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过程中水蛭怎么养殖,水蛭的养殖方法有哪些呢?以下针对水蛭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池的建造、日常管理以及一些养殖方法做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水蛭怎么养殖

一、饲养池的建造

水蛭怎么养殖,水蛭的养殖方法

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沟渠、水田经改造后均可作为放养池。人工建造的饲养池池埂高1.8米、水深0.8~1米、宽3米,长度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种蛭可放20公斤左右。为便于水蛭栖息,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石块或树枝。有条件的好用三分之一的面积种茭白、莲藕、水草、蒲草等,作蚂蟥栖息场所。在与水面相平处设排水、进水口各一个,并用网布拦住,以防水蛭外逃。新开池还要投放一些牲畜粪水以培养浮游生物、调节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和提高池底腐殖质含量。?

二、日常管理

1.保持良好的水质,严防农药、化工品污染水源,且不能用碱性太重的泉水。水温过低的井水必须经过一定的流程,待温度升高后才能使用。

2.夏天高温季节,为避免因池水温度过高而导致水蛭生长**,应在池边种些遮阳植物,并经常换水,使水温保持在15~30℃。

3.水蛭食性粗放,螺类、贝类、草虾和动物血液皆可用作饲料,但投喂时不宜过多。水蛭繁殖快,再生力很强,5月初至9月为其产卵期,经16~25天即可孵出幼蛭。如饲养得当,每条幼蛭每月可增长2厘米左右;如池内营养丰富,饲养密度合适,水质环境好,到秋后即可养成成蛭。?

三、成蛭的加工

成蛭捕捞后洗去污垢,用石灰水或白酒将其闷死,或用沸水烫死。随后用线穿住一头,并将其身体的一端拉长成狭窄条状即可。成品水蛭以大小整齐、黑棕色为佳。

水蛭的养殖方法

1.水蛭幼苗的喂食

宽体金线蛭喜欢的食物是螺蛳。在南方的农村,水田沟渠密布,适合螺蛳生长。水蛭吃螺蛳,是趁着螺蛳伸出外壳,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把头部伸进螺蛳的壳里进行吸食。不过,对于水蛭的幼苗来说,它们个头太小,发育还没完善,很容易成为螺蛳的盘中餐。所以一般把螺蛳打碎了再投喂。

水蛭的食量从小养到大吃50粒螺蛳,也可以说一两左右,一市两量左右,50粒。开始小苗的时候从精养开始到分养这段时间螺丝它不会超过10粒螺丝整个计算,到大的时候40粒。一般情况两个月时间就能长大,所以有的时候一天隔一天吃,有的时候每天早吃一粒或者晚上吃一粒。

2.防止水蛭钻入泥土中

水蛭有冬眠的习性,当温度低于5度的时候就钻到泥土里,不吃不喝度过整个冬季,直到春季在土里产卵之后,再钻出来。

水蛭有个奇怪的习惯,就是喜欢溜边待着。水蛭寻找食物的时候,会在水中游来游去。不过,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趴在池边休息。

把大塘改建成一个个小塘,这样不但能增加水蛭生活喜欢的边角,而且管理起来也更容易。在水泥池养殖它不会钻了。而且因为池子面积小,水浅,观察更容易,这样不管是水蛭吃食还是休息全都能观察到,有个生老病死的也能及时发现,管理上也方便多了。

3.供给充足的饲料:每667平方米水面应投入50千克左右的田螺。另外,每周应为水蛭投放1次畜禽血块[血块 blood—clot,blood—cake血液流出血管或循环停止时,便凝固成为暗红色的块‘一般称为血块,也称为血饼。],但血块中不能含盐。为不影响水质,不能直接将血块投入水中。可将血块放在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水蛭嗅到味后便可爬上采食,血块放置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4.引种后不得直接将水蛭投放到池塘里: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水蛭自身将产生一层黏膜作为保护膜。应在池塘周边选择一块*凉潮湿的地方,将水蛭放到里面,让其自行爬进池塘,以减少死亡。

5.注意观察:水蛭是在覆盖物下边的泥土中,而不是在水中繁殖的。繁殖期内,如果水漫过土床7天左右,水蛭卵就会因缺氧而死亡,所以应注意察看,以确保养殖成功。

6.及时捕获:捕获期一般在10月份。打捞出来的水蛭按大、中、小分开。大的筛选出来放回池中留做水蛭种;小的另外放在一个池中继续词养,以便第二年养到15克以上时打捞出售;中等的应马上加工成干品后出售。

在目前,人工养水蛭应以生态养殖法为主,以上就是对生态养殖法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上对水蛭怎么养殖,水蛭的养殖方法的介绍,对大家今后的养殖之路有所帮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