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是一种仅分布在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中的鱼类,也叫又称桂鱼、桂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等。现在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进行鳜鱼的人工养殖。在鳜鱼养殖中,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就是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了。那么,鳜鱼水霉病有哪些症状?鳜鱼水霉病防治方法是什么呢?
鳜鱼水霉病有哪些症状?
1、流行情况
从鳜鱼鱼卵[拼音yúluǎn 注音ㄩˊㄌㄨㄢˇ引证解释1.鱼的卵。]到鱼苗、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此病蔓延很快,尤其是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较高的鱼种塘,逝世亡率签甚高。一年四季均流行,但以初春跟晚冬流行愈甚。散布广,我国养殖鳜鱼地域均有发明。
2、症状和诊断
鳜鱼鱼卵水霉病其症状与“家鱼”卵水霉病类似,肉眼可见鱼卵膜长有毛绒物即茵丝,茵丝象树根一样侵入卵膜,严峻时会造成鱼卵大量死亡。鱼苗鱼种及成鱼患水霉病,可见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举动凝滞,食欲减退,在吻端、体表及背地校棘顶端有白色棉絮物,若不迭时治疗导致病鱼肥壮而死。
依据病鱼的运动情况及鱼卵和病鱼长有白色聚状物,即可作出诊断。必要时显微镜检讨菌丝体。
3、病原及致病前提
该病由水霉菌感染引起,水霉菌繁殖的适温度为13~18℃。鱼卵在孵化进程中,若气象*雨,水源水质差,鱼卵易沾染水留病。鱼苗、鱼种和成鱼的水霉病,重要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不慎,鱼体表伤害、以至水霉菌侵入伤口所引起。
鳜鱼水霉病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①对鳜鱼的孵化用水用60目尼龙纱绢网过滤,以防杂物进入。
②用0.2%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和0.2%碳酸氢钠液泼洒全池。停水3~5分钟,每天2~3次。
③勿选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下塘前,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
④在鱼苗、鱼种及成鱼阶段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者用1%食盐水加数滴食醋浸洗病鱼5分钟。另外,在捕捞及运输过程中,防止鱼体擦伤。
以上就是鳜鱼水霉病有哪些症状,鳜鱼水霉病防治方法的具体内容,这种病对鱼的影响很大,严重时会引发鱼儿死亡,所以一定要及时加以治疗。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