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八月份,三伏酷暑,虽然难熬,但对于水生养殖动物来讲正是快速成长的季节。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向来喜欢高温,长时间的高温,总是伴随较高的成功率,但是由于高温,饲料投喂增加,伴随着残饵粪便的增加,再加上对虾的快速生长,给水体造成很大的负担,从而产生一系列变化,换言之,高温季节也是白便多发的季节。

一、何为白便

谈谈南美白对虾白便那些事

白色、细长、粪便状粘性物质,有文章表示白便为肝胰腺

[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

上的微绒毛脱落,之后聚合成蠕虫状体,其表观看起来像是簇虫,但不是簇虫。严重的会伴随肠道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

壁及粘膜的脱落。

1、第一阶段:表现为拖便,粪便细长并且有粘性,解剖会发现肝胰脏体积变化不大,但颜色变浅,显微镜下脂肪减少或者突然数倍增多。

2、第二阶段:通过料台可检查出慢料、有少数空肠空胃现象发生,池边和料台上有少量的白色、线状的粘性物质。此时解剖发现对虾肝胰腺颜色变浅至发白并且开始萎缩,显微镜下腺管上皮脱落、脂肪明显减少,肠道由空肠微红到变白,肠道壁粘膜上皮畸形病变脱落、肠壁细胞增生。

3、第三阶段:此时在池塘下风口可见大量白便**,对虾空肠空胃的增多,已见少量偷死现象。此时解剖发现肝胰腺发白至透明、严重萎缩,腺管上皮脱落、坏死,脂肪大量减少,肠道非常白或者已不明显,肠壁细胞不断增生及脱落。

上述白便表现均伴随肝胰腺的病变,但发病原因并非都是由肝脏引起。

二、发病原因

1、中毒:

包括藻类(包括蓝藻,甲藻等)毒素、底质恶化、水化指标长期超标。出现类似情况后必须提前预防白便,定期改底,使用过硫酸氢钾或新六抗底安;定期补菌,使用精博活菌王,EM系列,*酸宝菌,酵素菌砖等,若出现白便应同时建议内服

[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

丁酸

[丁酸(butyric acid) 俗称酪酸。]

梭菌+肝胆康,丁酸梭菌具有直接促进消化吸收,而肝胆康具有解毒并且调理肝脏的作用。

2、肝胰腺病变:

育苗过程或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或**性较大的药物,还有就是随着饲料投喂量的加大,势必会给肝胰腺造成很大的负担,如果不及时防控,会导致肝胰腺病变。肝胰腺的病变也会导致白便,在调理肝脏的的同时建议内服丁酸梭菌+三黄散。丁酸梭菌和三黄散可以间接补充肝胰腺分泌的酶量的不足,促进消化吸收,减轻肝脏负担,加速肝脏恢复。

3、饲料霉变:

很多养殖户都容易忽略这一点,其实这一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苗期,饲料开封后喂不完,没有保存好,而且放苗20天内不建议用内服药品,等一个月后,我们开始加料马上出现拖便问题,此时养殖户说我一天一包,都是新开封的,饲料不会霉变,但此时的肠炎很有可能是饲料霉变引起的。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内服丁酸梭菌+生蒜,丁酸梭菌可抑制肠道有害杂菌生长,促进有益菌

[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

繁殖,为调理肠道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三、案例浅谈

宁波宁海长街镇章老板精养南美白对虾,土塘8亩塘,放苗不到两个月,一代苗,3万每亩,水深1.5米,8月6日,吃料减少,减慢,下封口处出现白便,虾罾上也发现白便,7日,吃料明显减少,并出现几条死虾,随即去客户测水查虾,水质指标正常,死虾出现肝胰腺萎缩。

处理方案如下:

7日:下午使用过硫酸氢钾4包

8日:泼洒丁酸梭菌6包,每包两亩

9日:停料一天

10日:内服丁酸梭菌每包80斤料,连喂三天

11日:白便基本消失,13日,吃食恢复正常。

案例总结:此方案在萧山前进,上虞沥海,宁波地区,都有很好的效果,不过也会出现白便反弹的个别案例,但总体成功率还是不错的,因为白便起因复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外泼,内服丁酸梭菌以后,测水体和肠道的弧菌数都会明显减少,可见丁酸梭菌的效果真的很不错,以上只是笔者个人愚见,仅供交流。

另外总结一下丁酸梭菌的作用:

1、它可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杆菌的生长。

2、是在动物肠道内能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等物质,具有保健作用。

3、是丁酸梭菌的代谢产物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的主要营养物质。

4、稳定性好丁酸梭菌产生内生芽孢,所以能耐热耐酸。

5、促生长功能,有一定的诱食作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