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是我国淡水水域重要的养殖品种,它适应力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快、耐高温、耐低氧,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殖经济效益高,前景广阔,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但小龙虾病害较多,尤其是池塘精养病害易发为甚,往往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2017年小龙虾全年12个月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以华中地区
[中国华中地区,简称华中,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按照自北向南排序),华中国土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9%。]为例)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学习借鉴。广大养殖户可以根据此年规律总结出各种虾病发病时间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做好养殖池塘虾病管理工作。
一、小龙虾病害年规律图(以华中地区为例)(图1)说明
1、上年11到第二年的2月期间,小龙虾基本进洞冬眠,池塘里几乎没有小龙虾活动,此阶段无病害。
2、3月份,水温逐渐升高,小龙虾逐渐出洞并开始摄食,此阶段主要虾病为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黑壳和黑尾等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并伴发肠炎病。
3、4-5月期间,水温逐渐升高,小龙虾摄食量增加,肠炎病高发,但黑鳃等寄生虫病持续危害,并伴发弧菌病等细菌性疾病。
4、6月份,水温逐渐升高,小龙虾摄食量增加,残饵粪便排放增大,水质变差,白斑综合征
[综合征 zōng hé zhēng ㄗㄨㄙ ㄏㄜˊ ㄓㄥ syndrome 动植物疾病、功能失调、病态呈病灶或损伤的一组典型征候或症状。]高发。
5、7-10月期间,水温先逐渐升至最高值后逐渐降低,此阶段虾塘水温持续偏高,小龙虾活动减少,基本无病害。
二、常见小龙虾虾病判别
[判别,读音pàn bié,汉语词语,指根据不同点加以区分,辨别。]特征和治疗建议如下
1、肠炎
判别特征:肠道无食,有空泡,充血(蓝血细胞)。
防治建议:改底、三黄+大蒜素+*酸菌(预防,3-5天一疗程),恩诺沙星+三黄+Vc**(治疗)。
2、纤毛虫、黑壳和黑尾(原生动物和真菌)
判别特征:龙虾头胸甲
[头胸甲,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óu xiōng jiǎ,一般指被覆动物体表的坚硬结构。]、尾部出现绿毛、黄毛以及黑色泥垢。
防治建议:改底+调水、纤毛净+脱壳素+补钙。
3、黑鳃
判别特征:打开龙虾头胸甲,出现鳃丝发黑、发黄。
防治建议:改底+调水+碘制剂消毒(无特效药
[特效药(tè xiào yào),指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疗效的药物。])。
4、脱壳不遂
判别特征:头胸甲突出。
防治建议:补钙+加大饲料投喂量。
5、弧菌病
判别特征:断须、断爪,末端发黑、发黄,尾扇边缘组织积水,只死大虾,肝脏发白,黑鳃,活力低。
防治建议:消毒+调水+改底(无特效药)。
6、白斑综合征
判别特征:头观察头胸甲有花斑、虾体大面积死亡。
防治建议:Vc、免疫多糖增强免疫力(10天以上一疗程)+消毒+调水+改底(无特效药)。
湖南常德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张醴溪
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程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