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

[青虾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虾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

是市场青睐的淡水养殖产品之一。由于在池塘养殖中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日益增大,故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引发的疾病也愈来愈多,其中尤以红头黑鳃病

[黑鳃病 该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病轻时河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

青虾养殖常见病红头黑鳃病的防治方法

为甚,直接影响了青虾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1.病虾症状:

青虾患病后,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大多静伏于水边或水草上。早期鳃部出现红色,后期转为黑色并糜烂。一般发病1-3天后,病虾便会大批死亡。

2.发病原因:

一是养殖池清塘不彻底。有的养殖户在清塘消毒时,注意杀灭野杂鱼,而忽视消灭病原体

[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目前养虾池的清塘药物大多选用五氯酚钠

[五氯酚钠,PCP-Na;sodium pentachlorphenate,纯品为白色针状晶体,原药为浅红色鳞片状结晶。]

,因其对病原体几乎没有**作用,故虾塘内虽然用了这种药但仍存有病原体,为青虾的发病落下了隐患。二是养殖池塘无水草。青虾依赖生存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shengtaihuanjing]

差而引起发病。三是不清洁水源的注入。四是养殖结构不合理,投喂饵料不科学,造成水质恶化、引发虾病。五是捕捞操作不慎,造成留地虾虾体外伤,从而感染发病。

3.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水深1米的水面,每亩用生石灰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

150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有条件的塘口,在干塘时要曝晒池底,以杀灭病原体,减少发病率。

(2)虾种消毒。虾种放养之前,应用5-20毫克/升的甲醛水溶液浸泡消毒,保持水温在10℃左右,浸泡10-30分钟,以杀灭虾种身上的寄生虫和病菌。

(3)加注新水。要经常(特别是夏季和早秋)加注新水,以保持池塘水质清新。

(4)定期消毒。每隔10-20天,每亩水面要用生石灰20公斤消毒1次。

(5)种植水生植物

[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如苦草、马来眼子菜、水花生

[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

等)的种植面积应占池塘水面的20%-25%。这样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池塘水质,提高池水溶氧量,增强青虾的抗病力。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