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上有谈“弧”色变河蟹上有谈“瘪”色变。近年来水瘪子病对河蟹的产量以及规格影响非常大。“水瘪子”病症是慢**分前中后期初出现在5月份。7月以后,“水瘪子”现象的范围逐步扩大(6月中旬左右第三期脱壳),直至较大范围发病。所以,从五月开始,做好“水瘪子”的防治措施对于河蟹养殖来说至关重要。

  

“水瘪子”病的征兆:

  1、河蟹吃的慢并且剩料多,这种情况是水瘪子病的早期病症可能性非常大。

预防“水瘪子”病的小妙招你知道吗?

  2、如果河蟹蜕壳的高峰期吃料差,是属于正常的,硬壳之后吃料会恢复正常;假如蜕壳困难并且硬壳缓慢,可以通过地笼捕捞,检查分析河蟹是否出现了水瘪子病的症状。

  3、河蟹水瘪子发病早期其活力也不错,有的肠道还非常饱满,属于无症状感染者。发病晚期,河蟹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变得比较差,出水到岸上之后会慢慢死掉。如果赶到到上市时发病河蟹也无光泽、肉质不饱满,卖不出去。

  

河蟹水瘪子症状

  因此,水瘪子病的治疗重点在早期,以预防为主。发现得越早,采取的措施越得当,越能挽救或者减少损失。从苗种、水草、肥水、内服、解毒等多个方面入手,能有效预防或减少水瘪子的发生。

  一、严把苗种关,在选购苗种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去质量有保证的河蟹育苗场进苗,亲蟹之前发过病等有潜在病原的苗种,而且选择扣蟹时尽量避开“水瘪子”病高发地区,防止苗种带病。

  二、加强水草调控,避免水草过密、过早腐烂、水质过浓稠、溶解氧低于3毫克的养殖池塘更容易暴发“水瘪子”病,且一旦暴发,感染率、致死率非常高。因此平时一定要做好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及时控制池塘水草,严格控制中后期伊乐藻密度,保持水流畅通,割草、拉草、补肥各个环节工作。

  三、河蟹每次脱壳期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这个阶段也是虚弱的时候抗病力也比较差,必须及时补充能量,提高体力。

  四、改底经常投喂动物性饵料的塘口一定用高铁红改底,促进残饵、粪便的及时转化,切勿长时间堆积塘底,一旦温度升高,很容易引起病变。

  五、高温期,每天检查河蟹吃料情况严格控制饵料投喂量切勿盲目投饵,强对流天气、水质突变要及时减料,及时撒氧吧、调水改底等措施应对。

  六、中后期尽量少使用杀虫,消毒建议使用中药成分的安全性高的消毒剂,及时改底、解毒,勤换水,坚持定期泼洒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避免蓝藻的发生。

  七、保肝护肝,肝脏是河蟹分泌各种消化酶、贮存营养物质、排毒解毒和免疫的**,所以肝脏受损会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因次在养殖河蟹中,保肝护肝是增强河蟹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发病致死率的重中之重。切勿等到肝脏完全坏死、糜烂后再去治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