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的**和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总是伴随幼体
[ ...]的不断蜕皮和幼虾
[幼虾在水泥培育池中,饲养15 天左右,即可长到2~3 厘米,此时可将幼虾收获投放到池塘中养殖。]的不断蜕壳
[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而进行的。蜕壳(皮)是对虾生长发育的结果,当机体组织生长及营养物质累积到一点程度的时候必然要进行蜕壳(皮)。正常情况下,每蜕壳(皮)一次,虾体会明显增长,但是蜕壳不一定都会生长,比如说营养不足时,虾蜕壳反而会出现负增长。蜕壳的同时还可以蜕掉附着在甲壳上的寄生虫和附着物,并且可以使残肢再生。因幼体的壳薄而软,一般多称为皮,幼体期以后虾壳增厚变硬,称之为壳。由于四个幼体期(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幼体在形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又叫**蜕皮。
对虾蜕壳一般在夜间进行,蜕壳时间很短,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实际上对虾蜕壳前,下面新的软壳已经形成。刚蜕壳的虾体软弱无力,静伏在池底,幼虾经过数小时后,新壳就会逐渐增加硬度,而成虾需要1-2天时间,所以蜕壳期时补钙是很重要的,而且如果底部差的话,虾容易感染细菌等疾病。而且在虾蜕壳时,也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打比方
[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说,如果你穿着紧身衣,脱下来后是否会想要大口呼吸一下呢?因此脱壳时,增氧也是需要的。很多人发现虾一蜕壳就死了,会不会这个也是一个原因呢?
据资料查阅说,在28℃时,仔虾、1-5g幼虾和15克以上成虾的蜕壳间隔时间分别是30-40小时、4-6天和2周。而且越接近野性的亲虾产下的幼虾,一般养到成虾后,它的蜕壳周期是农历初一和十五,和潮汐也是有关的,蜕壳虽然说是对虾的个体行为,但是对群体而言,脱壳有明显和潮汐相关的周期规律性,大潮期间蜕壳较多。对虾一生中要蜕壳50多次,从无节幼体发育到仔虾要蜕皮12次,从仔虾到幼虾要蜕壳14-22次,幼虾到成虾还要蜕壳18次。
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取决于蜕壳频率(两次蜕壳间隔)和增长率(蜕壳后虾体的增长和增重)。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1-6厘米时生长较快,6-8厘米较慢,8厘米以上又开始加快。
在蜕壳高峰来临前,对虾往往表现的异常活跃,并会出现沿池边巡游的现象。
影响对虾蜕壳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般有水温,一般在较高水温虾,对虾代谢加快,蜕壳水质,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光照和光周期,营养,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