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精养鱼池[养鱼池也就是用来养鱼的池子。]养殖户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养殖观念的不断更新,饲料的投喂量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高,但是精养鱼池中后期水质的调控至关重要。

精养鱼池

⒈注意根据池塘水位,水色以及里面的理化指标的情况适时的加水和换水,另外注意多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消除把增氧机当“救命机”的误区。

正确调控精养鱼池中后期水质的方法

⒉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的科学合理使用

目前市面上的生物水质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硝化细菌 (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包括**酸菌和硝酸菌。]、反硝化细菌、酵母菌、复合微生物、*酸菌等。

目前使用多的是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他们在水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是不一样的。光合细菌是利用和分解小分子有机物[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降低氨氮、硫化氢和有机酸等;而芽孢杆菌是降解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避免有机废物累积,减少有机物耗氧。所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对于老浓水要使用芽孢杆菌,它在生物链[生物链是指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变换和能量转化的链索关系。]里面扮演的是分解者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夏秋之交高温季节,池塘里面的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丰富,而且容易累积,更应该注意芽孢杆菌的合理使用。其在繁殖的过程中消耗一定的氧气,因此在使用前半个小时要注意开增氧机,一般晴天上午使用为宜。而光合细菌一定要连续两到三天晴天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光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并在水体起作用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

⒊科学施肥

八月份左右是细鳞鱼生长的旺季,这个季节施肥的好坏直接决定年底的产量和效益。“肥、活、爽、嫩”是衡量水质好坏的标准。在高产鱼池鱼类快速生长的夏季,由于有机肥料和饲料的投放总量多,已造成水中氮磷比例严重失调,应以“巧施磷肥、以磷促氮”的原则追施磷肥。在养殖中后期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多施磷肥,一般磷肥的使用量建议每次10~12斤/亩·米为宜,注意磷肥一定要溶于水后全池泼洒,泼洒后短时间内不要开增氧机,减少底质及有机质对磷肥的吸附,避免降低肥效,以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达到提高池塘生产力的作用。另外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补充池塘里面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对池塘里面优质饵料生物的培养也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合理使用生物肥,对分解池塘有机物,增加水体溶氧,补充水体微量元素,延长维持佳水质的时间也很重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