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养殖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受**病的困扰,使生产受到极大影响。而将新对虾驯养在淡水
[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中,控制了高盐度环境下才能大量繁殖的强毒弧菌等病原菌及**的生长,从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有人曾在淡水驯养新对虾中做过感染**试验,养殖在海水塘中的新对虾,8月下旬开始发病,到9月中旬基本死完,而淡水塘中的新对虾却未发病;用海水虾池因病死亡的新对虾肝胰脏投喂养殖在淡水中的新对虾仍发病死亡,而对照的新对虾投喂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却未发病。可见,在淡水中饲养新对虾,若投喂带**的饲料,仍有可能发生对虾杆状**
[杆状**是一类具有囊膜包裹的双链环状DNA**,其基因组大小为80-180 kb,在自然界中以节肢动物作为专一性宿主进行感染和传播。]病。因此,淡水驯养新对虾,应尽量不投喂海产小杂鱼,以免感染**。目前,南方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投喂福寿螺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肉,来源广,价格低,变害为利,既能满足新对虾生长所需营养,又可避免底质水质恶化,减少病害发生。
淡水驯养新对虾改变了成虾栖息的生态环境,疾病少,但在饲养40~50天后,养虾池内的敌害生物会逐渐增多,这时必须及时清除,选用的药物多为茶麸。使用时将茶麸捣碎,再用热水浸泡12小时左右,按茶麸干重,每立方米水体用茶麸15~25克,全池泼洒,既能**虾池内的杂鱼,又不会影响新对虾的生长。
在新对虾人工育苗阶段,由于是用海水育苗,要特别重视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
预防疾病首先要从亲虾开始。应挑选健康无病的亲虾,亲虾进入产卵池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常用方法是每吨水用福尔马林
[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20克,浸浴3分钟;或用硫酸铜和福尔马林各10克混合液,浸浴10分钟。最好配备专用产卵池,产卵后翌日把卵收集起来,每吨水用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或福尔马林10克,消毒1~2分钟,然后移入幼体培育池孵化,以防亲虾携带的病原体随卵进入幼体培育池。育苗用水均经含氯消毒剂处理,经充分曝气除氯后使用,最好还用海沙过滤。
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镜检做出准确诊断,以便对症下药。弧菌病治疗药物有土霉素
[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每吨水用药2~5克)和百炎净(每吨水用药1.0~1.5克)。聚缩虫病治疗药物有高锰酸钾(每吨水用药2~5克)、福尔马林(每吨水用药5克)。治疗期间不要专一使用一种药物,应间隔交
替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施药治疗的同时应适当加入淡水调低池水比重。比重的降低既可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又可**幼体同步蜕皮生长。实践证明,施药和注入淡水调低池水比重的综合防治措施比单纯施药效果更佳,可起封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