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所在微山湖地区主要养殖模式是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套养河蟹,这种模式已经在当地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因为套养的密度比较合理,加上养殖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每年的养殖效益也比较乐观。但是由于河蟹和对虾所需要的养殖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养殖难度也是困难重重。
近期就有几个养殖户咨询我,为什么对虾苗放进池塘几天后就不见踪影,下地笼也逮不到,依他们的养殖经验来看,对虾苗估计已经“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读音quán jūn fù mò,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整个**全部被消灭 。]”了。可是,水体各项指标都正常,放对虾当天天气很好,而且还用了抗应激的产品,怎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军覆没”呢?难道是苗种问题?养殖户否认了苗种问题,同一批虾苗,有的就成功了,而且状况都很好。
那么问题的矛头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凶手”——中毒。经过对出现同一种情况的养殖户详细的询问后终于得知,他们在放苗前都用了同一种杀虫剂
[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养殖对虾的老板们都知道,对虾对杀虫剂非常敏感,稍不注意就会中毒,所以放苗前的杀虫都会小心谨慎,那么为何还出现这种明显的错误呢?经过交流走访后我总结出如下原因:
养殖户对杀虫剂的成分和毒性知之甚少,市面上杀虫剂五花八门,养殖户更是一头雾水。
因为虫子多,养殖户习惯性的加大用量,并没有考虑到后果的严重。
很多厂家为了杀虫效果,添加类似敌**
[溴氰菊酯(分子式C22H19Br2NO3,式量505.24)是白色斜方针状晶体,熔点101~102℃,沸点300℃。]等毒性极大的杀虫剂成分,而养殖户并不了解,正常量就能造成严重后果。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很多养殖户都喜欢说别人用了就没事,但是没有详细的去了解真实情况。
而此次事件就是养殖户们购买了同一厂家的杀虫剂,养殖户反映这个杀虫剂杀虫效果极佳,虫子能杀的干干净净
[干干净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gān gān jìng jìng,意思是没有尘土、杂质等,也形容说话、动作不拖泥带水或者是比喻一点儿不剩。],连青虾都能毒死,那么明知这个杀虫剂毒性巨大,为何还铤而走险在放虾苗之前使用呢?经过交流后他们都异口同声的说道:“我解过毒了啊”。原来,因为侥幸心理,养殖户们就草草的用遍有机酸解毒,以为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é bù cháng shī,意思是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呢?
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虫子一遍杀的干干净净,那么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很大的。所以不能盲目的追求杀虫效果而伤害了养殖动物,得不偿失。在购买杀虫剂的时候,应该仔细询问店内技术人员,弄清楚成分、使用量和注意事项。在这里建议大家,放虾苗之前杀虫最好使用毒性较为安全的杀虫产品,例如中药杀虫产品、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菌、杀虫、杀螨剂。]等等,严禁使用毒性大或含有类似敌**成分的杀虫产品。用药以后还要彻底的解毒,以免对虾苗中毒。
那么杀虫以后该如何解毒呢?我建议大家首先使用解毒灵络合与分解水体中的毒素,再使用全效底改分解底部的毒素,接着使用水博士,不仅能解除水中残留的毒素,还能调水稳水,为对虾苗创造更好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