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经常会用到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漂**俗称含氯石灰,一般情况下含有效氯[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消毒剂时)中**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25-30%左右,遇水后生成次氯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采用。下面小编详细介绍水产养殖中漂**的消毒方法和用途如下:
一、漂**的用途
漂**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鱼的清塘消毒和预防、治疗细菌性鱼病[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时鱼的正常生命活动受扰乱的现象。]。
(一)清塘消毒。一般施药量为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20-30克。先将漂**加水溶解,然后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能**水体中的水生昆虫、蛙卵、害鱼、螺蛳及各种鱼病病原体。
(二)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病害。采用漂**防治鱼病,在鱼病发生时或流行季节,一般每立方米水体用药品1-3克 ,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续2次,能治疗鱼类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竖鳞病、肠炎病等。漂**不论是用于清塘,还是用于治疗鱼病,均符合水产品生态养殖和无公害化养殖要求。
二、漂**的施用[施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hì yòng释义:1. 施行,实行。]方法
(一)抽样测定定量法。施用前必须对漂**的有效氯含量进行抽样测定,以便确定使用量。测定漂**有效氯含量,可采用蓝黑墨水滴定法。在防治鱼病方面,漂**的有效氯含量要求达到30%,一般每立方米水体用药量为1-2克 。
(二)溶解过滤泼洒法。利用漂**防治鱼病时,不管池塘大小,用药量多少,在施用时,必须做到先用水溶解后,滤去残渣,然后进行全池泼洒,防止鱼类误吞漂**而造成死鱼现象发生。
(三)疗程施用法。使用漂**防治鱼病,一定要坚持疗程施用法。一般1个疗程为3--5天,即在第1天施用漂**后,间隔1天再使用第2次,连续施用2--3次。
(四)调节水质施用法。一般清水池塘或池水呈中性或微碱性时施用效果好。所以在施用漂**防治鱼病前,可采用每亩水深 1米 用生石灰10--15千克调节水质,然后再施用漂**。
二、使用方法:
鱼池消毒,一般在起鱼以后至下次鱼种放养之前进行。空池灌满水,用漂**清池消毒,每平方米20克以上(每亩13.33公斤)的用量,均匀撒入池中。1~2天后,把池水放出。为促使池底土泥**,将池底耕耙一遍,让太阳曝晒一周左右。防治鱼类赤皮、烂鳃等病,以10ppm漂**在水温10——15℃ 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15~20℃时浸洗15~20分钟。治疗白头白嘴病、白皮病及防治肠炎病,以1ppm漂**全池均匀泼洒。
以上就是水产养殖中漂**的消毒方法和用途介绍,希望能水产养殖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