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该病在亚洲各国蔓延,最近在美洲也有发生。
2.病原:病原为一种杆形的RNA**,即黄头
[(1).指**。]**(YHV),感染养殖的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等。
2.症状:患病对虾开始特别会吃食,然后突然停止吃食,在2~4天内就会出现临床症状并死亡。其头**
[头**:节肢动物门的虾、蟹、蜘蛛、蝎、鲎等,**与头部愈合一起,一般无明显界限,称为头**。]因肝胰腺发黄而变成**,显得特别软。但不能根据这些特征把黄头病和其他病相区别。在疾病暴发期间,可以用组织
[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病理作初步诊断。做濒死虾的鳃、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是皮肤以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连接皮肤与肌肉,常称为浅筋膜。]压片和组织切片用H&E染色后能看到大量圆形的强嗜碱性细胞质
[细胞质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包涵体。在YHD暴发时取外表正常的虾来制备血淋巴涂片,能看到中度到大量的血细胞
[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的核发生固缩和破裂,但临死的虾由于血淋巴组织被破坏,故通常看不到。
4.诊断:对YHD的确诊需要用RT-PCR、Westem-blot或核酸探针。光用组织病理方法检测无症状的带毒虾和其他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亚门,其体表都有一层几丁质外壳,称为甲壳。]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