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六月份是龙虾发病的高峰期也被广大养殖户称为五月魔咒、虾瘟,其原因是;发病快死亡

[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

率高,死空塘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

出现死亡的时候大多都很严重了,造成小龙虾大量死亡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弧菌、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五六月份小龙虾养殖中的常见病害防控方法

、溶氧、底质氨氮**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肠炎,这些原因只是压死一头牛的那根最后的一根稻草而已,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病因造成的所以治疗的时候没什么特效药,还是要回到从平时的池塘管理、预防上来。对已经发病的小龙虾要判断准确积极治疗。

一、小龙虾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1、变质的饲料。五、六月份雨水多饲料容易霉变,投食后易造成肠炎、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饲料放在通风干燥不易受潮的地方。

2、过量投喂饲料。随着水温的增高龙虾摄食量也会增加,龙虾是一个非常贪食的动物,由于池塘里龙虾数量大小不好判定,龙虾的投喂量也一直不好判定,投喂少了长不快投喂多少容易得病。

预防措施:①、投喂饲料时加*酸宝菌、EM浓缩菌拌料。

②、可搭配冰鲜或植物蛋白投喂。

3、底质、氨氮**酸盐高。摄食量大投喂多,排泄多易产生病菌。

预防措施:定期底改、(7-10天)、消毒杀菌。(聚维酮

[聚维酮是一种水溶性的具有高效粘合性的聚合物,主要作为固体制剂湿法制粒的粘合剂。]

碘、过硫酸氢钾)。

4、溶氧。水草疯长覆盖水面或水草挂脏腐烂导致池塘溶氧不足。

预防措施:①割掉出水面的水草和多余的水草保持水草之间的间距,使用长根粒粒肥长根抓底。

②已经腐烂的草捞起来补草,适当补放水葫芦、水花生、空心菜用竹竿固定。

5、苗种。有些苗种质量差,活力不强甚至带有病原。

预防措施:①选身体光亮,无残肢活力强,肠线饱满的虾苗。

②苗种下塘后泼洒

[【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钙,该品为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熔点201℃(分解),无臭,无味,易溶于沸水(20g/100ml),略溶于冷水(3g/100ml,20℃),不溶于乙醇或**等有机溶剂。]

或多糖高能钙。第二天用聚维酮碘消毒。

6、应激反应。换水、用药、变天、捕捞等原因。

预防措施:泼洒葡萄糖酸钙或其他抗应激性的药物。

二、常见的病害处理。

1、黑鳃、烂鳃。主要是弧菌感染鳃部,引起鳃丝发黄发黑造成烂鳃缺损,病虾往往行动迟缓、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呼吸困难死亡。

处理方案:①过硫酸氢钾后用碧水爽、葡萄糖酸钙。

②间隔2-3小时用聚维酮碘消毒,内服虾蟹康+肝胆康+Vc5-7天。

2、纤毛虫。水体有机质过多透明度不高,混浊体表容易付着聚缩虫、单缩虫、钟虫等纤毛虫。

表现症状为虾的身体黑、脏难洗掉,镜检可见纤毛虫。它会影响龙虾的呼吸、摄食脱壳,较多会引起死亡。

处理方案:①碧水爽或Vc应激宁。

②2-3小时后泼洒精博纤虫杀或甲壳净(有鱼池塘禁用)。第三天用聚维酮碘消毒。

3、水霉、鳃霉真菌类感染。水霉主要由于损伤在龙虾体表伤口处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

鳃霉肉眼鳃丝发青、发白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处理方案:①泼洒碧水爽或葡萄糖酸钙。

②水霉净或聚维酮碘,严重时间隔1天再泼洒1次。

4、软壳、脱壳不遂。小龙虾壳变薄,软、壳与肌肉易分离。虾活力差行动慢,最后慢慢死亡。

处理方案:改底后泼洒葡萄糖酸钙(2-3次),同时内服肝胃乐+Vc内服7-10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