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为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无鞭毛,无动力。

2.症状:从外观症状看与对虾幼体

[ ...]

弧菌病相同。镜检可看到消化道

[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病幼体肠道细菌病的防治技术

内无食物,只有淡**的菌团,有时充满消化道。

3.诊断方法:将患病幼体做成水浸片进行镜检。疾病的初期,在低倍镜下首先发现在幼体的胃部有成团的淡**菌落

[菌落(外文名colony)是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

。在高倍镜下可看到菌落内的细菌排列整齐、不动,菌落的外围有一层薄膜。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菌落逐渐增大,伸至中肠内。将幼体压破后菌落也不散开,相连成片状。在疾病后期幼体的中肠内或组织中有时有细菌游动,估计是继发**染的其他细菌。

4.防治:预防措施是做好育苗池、器具及育苗用水的消毒工作。治疗方法:吡哌酸

[吡哌酸。]

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克/立方米

[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

的浓度,每隔24小时泼1次,连泼3次,同时按0.05%的比例加入鸡蛋中做成药饵,连续投喂3天;青霉素和链霉素

[链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合剂,各占50%,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使池水成合剂的2~3克/立方米的浓度,每12小时泼一次,连泼3~5天,同时投喂上述吡哌酸药饵,连投3~5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