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

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之所以很热门,在于它的经济效益很高。但是,现实中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参差不齐、收入高低不一。

“深沟、浅台、缓坡”,此结构在稻田综合种养中“稻虾”养殖的优势明显

究其原因很多,有技术的原因,也有管理的原因。但是,很多养殖户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最为基础的稻田结构问题,而它却对养殖过程中技术的落实影响很大。

小龙虾生长

[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过程中影响产量、规格的客观因素有:坡面、平台面积、环沟、水草

[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

种类与密度,这些都与稻田结构密切相关。

小龙虾的生长是通过蜕壳实现的,蜕壳需要隐蔽物

[隐蔽物:; 隐蔽物可以构成或直接成为野生动物的躲避场所,但不能简单理解为躲避场所,须是能满足野生动物的生理、形态结构及行为上长期进化所适应的生存环境。]

,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submergedplants )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

就是它的隐蔽物,沉水植物生长依靠光照、水温、营养等,这些因素明显受到水深的影响。水位是小龙虾养殖当中的限制因素之一。

水位浅了光照强,小龙虾容易红壳;

水位浅了水体透明,青苔容易生长、居然灭不了;

水位浅了,肥水

[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

就是不容易肥起来;

夏天水位浅了,水温高,小龙虾容易长成“铁壳虾”。

1、水草与水深的关系

小龙虾养殖中水草的管理很关键,水草种类中主要是伊乐藻、轮叶黑藻、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速度很快,它的生长就是向水面阳光的方向生长。沉水植物只能在水下生存,因此,随着生长的加快也要逐步增加水位。

对水草长势不好、不旺的池塘要重视肥水培草管理。可使用沉水植物的叶面肥(蜜极)壮根健草,促进水草快速生长。

水草的生长不是越多越好,要适时控制覆盖率在60%左右,以免水草长势过旺覆盖于水面、影响水底光照和池塘溶氧的补充而发生烂根、草上浮甚至死亡。

水草长势旺盛的,要适当加水让水草没于水面下20厘米。春季水深在70~80厘米时还能见到草头的塘口,就应当将水草“打头”。

另外,塘口还要保留有足够的无草区,便于小龙虾捕捞。

水草生长茂密的塘口,pH值往往会超过9.0。pH值过高对小龙虾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必须调节水体的pH值,pH值的调节可使用多元有机酸。

在稻虾田里,水草种在环沟和田面上。

稻田的环沟主要功能是夏季保种、落水集虾,田面才是秋冬春季养虾的主要区域。

田面上也要种植水草,水草的生长必然受到水深与田埂的限制。

田埂太低、水位不深,田面的水草生长量也是不太大的。

2、水位对小龙虾生长的影响

肥水养虾是成功养殖户的共识。

龙虾生长过程中的幼虾阶段,是以摄食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

为主,随着个体的长大,逐渐转为以饲料为主,因此,肥水对小龙虾的生长也是很重要的。

浮游生物生长的营养来源于肥水,70厘米水深既是营养层,也是溶氧层。春季生长水深应控制在70~80厘米为宜,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草的生长逐渐抬高水位。

水位太浅,肥水就不很容易。抬高水位,肥水的效果就能出来。

小龙虾是夜行性动物,对光的需求很低,强光照反而会抑制小龙虾的生长,容易红壳、生长缓慢。这也是有些稻田养出来的虾很容易红壳的原因之一。

当然,到了5月份以后,气温升高,水温也随之升高;水位太浅,上层水温就更高,过高的水温也会影响小龙虾的生长。

3、水位对青苔的影响

“稻虾”养殖户总觉得头痛的问题就是青苔的处理。

青苔在水浅、透明度高的条件下很容易泛滥。即便是使用遮光、药物杀灭后过一段时间又会复发,难以除根。原因就是水太浅、水太清。

抑制青苔的有效方法就是增加水位、肥水,如果稻田不具备加水条件,青苔问题是难以根除的。而使用药物处理,免不了对小龙虾有所伤害。

“有了高埂可加水,人工打捞再肥水;青苔处理不用杀,杀了必定要死虾。”

4、水位与稻埂淹没

“稻-虾”种养殖技术中很重要的就是在秋冬季将稻梗淹没,使其转换为小龙虾的饵料,这就是稻-虾综合种养中充分利用稻梗养殖小龙虾的核心。

稻梗收割后,一般留茬在30~40厘米,淹青就是要逐步将其淹没,培育浮游生物。

水位浅了,根本无法达到要求,转换效率低下,产量自然受到影响。

没有高埂就无法实现“稻-虾”种养殖的真正技术。

5、深沟、浅台、缓坡

要想养好小龙虾,稻田、池塘改造很重要,改造好了,整个生产过程就比较好操作,而且可以连续多年发挥良好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稻田结构最适合小龙虾生长呢?“深沟、浅台、缓坡”最适合小龙虾生长。但就是这样的标准,执行起来却有困难。

其原因就是对于小龙虾养殖,有人担心几个问题。

一是沟挖的太宽,影响稻谷产量;二是围沟外埂种植水花生之类的挺水植物,影响种稻;三是怕小龙虾掉价,影响收益。

这些问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自己对小龙虾养殖没什么信心。“稻-虾”综合种养强调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而且10%左右的环沟面积对稻谷产量的影响是有限的,一些养殖大户利用“虾-稻”的生态种养模式打造有机稻,效益更是增加。

其实,大家根本没必要有此顾虑。稻虾养殖有四句话:围沟保种,大田养虾;稻梗淹青,确保不差。

总之,水位浅了,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很多技术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深沟、浅台、缓坡”结构不仅在稻虾养殖中的优势明显,在池塘专养中更为明显,又能延伸出新的功能。

(武汉百汇生物向世雄陈朝)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