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范玉华,湖北同乐饲料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营养工程师,高级水产配方师。
受疫情
[【拼音】yì qíng【注音】ㄧˋ ㄑㄧㄥˊ【条目】疫情【引证解释】[epidemic situation;information about the appraisal of an epidemic] 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影响,各地封村封路,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饲料供应不够,虾苗管理差、存塘密度大、苗卖不动,这严重影响了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户(公司)的信心,推迟了养殖节奏,但是近期各地已经陆续解封,饲料企业也逐渐复工,“供应不上”和“走不出去”的问题正被解决,小龙虾危机也终将过去。
当前小龙虾市场发展现状
一、养殖过程肥水难、环境差、体质弱、存塘大、苗难卖
肥水难:开春温度低,藻类繁殖能力差,肥水是水质调控的关键,但生产过程中小龙虾饲料动保产品供应不上,长期没有肥水操作使得水质清瘦;加之虾塘投喂少,浮游饵料耗尽,使得水质环境易恶化。
环境差:水质调控频率不够,水质清瘦,青苔滋生;有些养殖塘由于稻梗腐烂不充分,会导致红黑水现象的发生。
体质弱:饵料投喂不够,虾体弱;补钙少,软壳虾多,易死亡;环境差,水草、水位控制不及时,应激反应强。
存塘大:各地封村封路,去年冬季成虾、存塘虾无法出售,而新繁殖虾苗多,导致存塘密度过大。
苗难卖:新增面积少,没有更多养殖区域接收苗种;养殖产业成熟,育养分区“自家苗”供应充足,需要外进苗量少;高价苗周期内(3月)规格不够,无投资价值。
二、饲料品牌多、品质杂
饲料企业层出不穷,饲料品牌多、品质杂,但部分企业起步晚、发展快,技术缺乏,而小龙虾饲料又没有一套系统的评判标准,这使得养殖户面临选择难的问题,难以分辨饲料品质好坏,选错料使虾体质弱、成活率低、规格小。
三、市场空间大、前景广
2019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2000万亩,就当前情况分析,目前龙虾养殖产量不会大幅增长,且消费习惯已经形成,需求
[需求(demand) 是指人们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某个具体商品的**。]不会减少,疫情过后虾价有望回升。
2016-2020小龙虾养殖面积统计(万亩)
冬季虾稻田育苗上水情况统计
(截止2019年12月10日)
疫情后餐饮经济有望呈现“V”型反弹,疫情结束后农业经济的恢复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参照2003年**前后变化:**疫情结束后,消费需求反弹,投资加码,GDP出现了一波完美的V型反弹;餐饮经济强势反弹,**疫情之后爆发性消费,餐饮的增速不仅是反弹,还成为十几年中的最高点。
猪瘟影响,禽流感频现,野味被拒,水产品将成为安全动物蛋白食物的代名词,变成国人餐桌的首选。小龙虾作为水产品中的“网红”,消费终端对小龙虾需求量
[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指有效的需求。]还是保持高位。消费形势趋向多样,小龙虾加工空间大;电商平台发展,小龙虾加工企业会迎来更快速的发展;疫情后对冻品、生鲜的消费心理倾斜,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
小龙虾养殖需求分析:快大、高产、高质
一、疫情下不同模式需求分析
1.稻田养虾:早出虾,创高产
2019年是一个暖冬,早期苗种存塘量较大,疫情加剧虾苗难卖,生长速度也会变慢,因此,稻虾养户前期一定要注意密度控制,养殖目标是早出虾,同时也需要将整体产量提高,将卖库虾定位为今年稻虾主要方向。
2.龙虾精养:大养虾,养大虾,创高产
前期延缓上水时间,从而减少出虾苗量;3-5月份通过大量出虾(大虾、库虾)赶行情,同时不断降低养殖密度后期出大虾,卖高价虾。
3.虾蟹混养:创高产,控密度,拉规格
虾蟹混养模式中小龙虾几乎不受疫情影响,但螃蟹苗种问题会极大限制螃蟹的产量,因此可以适当加大小龙虾投苗量,主要养殖目标是出大虾,养大蟹。
二、疫情下健康养虾快速生长需求分析
小龙虾体质好、少发病是我们养殖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今年这种背景下增强小龙虾健康表现的尤为重要;
高密度、高温差、弱管理,直接带来的就是强应激和病害发生,做好小龙虾抗应激、提高免疫力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至关重要;
虾价行情高度不确定情况下,快速生长达规格是小龙虾养殖盈利的核心需求,注重小龙虾抗病力的提高,保存活率,提高成虾规格,卖大虾,冲击高端市场。
饲料技术创新理念:快大、健康、安全
一、回归动物本性做饲料:
疫情背景下要创新饲料定位、开发、投喂,并据消费端需求创新饲料设计,充分满足小龙虾的生物习性、营养需要、原料消化特性、摄食特点、养殖模式,做出有利于动物健康、快速生长的配合饲料,满足小龙虾养殖户快大、健康、高产的养殖需求。
1.小龙虾对蛋白质的需求
小龙虾对蛋白质的需求,实际是对氨基酸的需求,研究认为小龙虾(8.4g左右)对饲料粗蛋白需求33%-35%为宜。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研究表明小龙虾(7.6g左右)对赖氨酸的需求量为1.66%(占饲料干物质),小龙虾(9.8g左右)对蛋氨酸的需求量为0.94%(占饲料干物质)。
2.小龙虾对脂肪的需求
脂肪是甲壳类
[甲壳类是甲壳动物因身体外披有“盔甲”而得名。]动物生命活动必需营养物质
[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脂肪是主要的供能物质。饲料脂肪含量显著影响小龙虾生长速度和增重率,综合各项指标,研究认为小龙虾对脂肪的需求量为7%为宜。
3.小龙虾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粗纤维一般不能被小龙虾所利用,但却是维持小龙虾健康所必须的。适量的粗纤维可**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道蠕动和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小龙虾饲料中的淀粉有一定的供能作用,但主要作为粘结物质被使用,以提高饲料的耐水性,但耐水时间过长,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4.小龙虾对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矿物质的需求
由于蜕壳的生理特性和生长的特殊要求,小龙虾对维生素、胆碱和肌醇的需要量较高,膨化加工更应该提高预混料中比维生素的量或剂型选择;
钙、磷、镁对于甲壳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甲壳类动物对饲料中的高灰份高度适应,建议不超过22%为宜,过低的灰分反倒是不合适的。
二、疫情背景下创新饲料定位:
三、疫情背景下创新饲料开发:
1.常规饲料解决顺利蜕壳问题
胆固醇是一种中性脂,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3等的前体,甲壳类自身不能合成,需通过饲料补充;
磷脂油为细胞的形成和更新提供磷脂,促进脂类转运和消化,影响脂类及脂肪酸组成,与蜕皮、生殖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2.常规饲料解决健康快速生长问题
小龙虾生长速度快,抓住有限的市场高价,提早上市,尽快收回养殖成本;价格低时出大规格成虾,相同的重量带来不一样的收益;提高虾塘的周转和利用率,减少塘租成本,提高亩产量。
3.功能性饲料提高生长性能和抗应激能力
四、疫情背景下创新饲料投喂:
此外,还可以通过饲料技术和养殖技术改善对虾体色,提高虾青素含量,提高小龙虾的营养价值,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或通过藻类技术提高小龙虾品质,使异味物质减少;体色、肉质改善;EPA和DHA含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