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全球猪瘟爆发,禽类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大打折扣,造成了重大损失,人们把水产养殖放在了重心,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水产养殖中。自然鱼的生长情况就受到养鱼户的格外重视。今天我们来讲一种日常水产养殖中鱼容易发生的疾病-痘疮[痘疮 拼音: dòu chuān�� 解释: 天花1。]病。

什么是痘疮病呢?

  病原痘疮病是一种**性传染病,**直径为0.07~0.1微米,通常由成群的球状**颗粒感染所致。鲤鱼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疱疹**是一类具有包膜的DNA**,已知有120多种。]类群引起的**性鱼病。主要危害1~2龄鲤鱼鱼种,一般流行季节在秋末至早春,水温在10~15℃以下易发病,在发病期间同池其它鱼类都不感染,主要危害鲤、鲫及圆腹雅罗鱼等。

  病症早期病鱼体表出现*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当“增生物”数量不多时,对病鱼无多大危害。如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影响亲鲤的性腺发育。

怎么治疗呢?

鱼身上出现白色斑点是什么病?怎么呢?

  (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在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含氧量为21%左右。]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转愈。

  (2)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红霉素全池泼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预防措施:

强化秋季培育工作,使鱼在越冬前增加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经常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增强抵抗力

  严格实行检疫制度

  升高水温和适当稀释养殖密度也可以预防

以上就是关于鱼痘疮病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的水产养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