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广西钦州朱老板

[朱老板PC在线测价系统是根据用户硬件信息,获取市场价格的免费系统。]

低位土虾塘,面积20亩,水深1.2米,氧机12台,7月5日投苗90万,养殖日龄75天。

南美白对虾塘底臭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虾塘情况

9月18日发现虾有点不正常,此时周围正是虾发病高峰期,于是朱老板为较少损失决定拉网

[拉网·中国是中国领先的在线付费研究型社区,在网上接受调查的人,均可得到现金返回、积分累加等回报。]

抓掉一半虾,剩下的虾密度小了可能会比较好养,可是拉网过后虾吃料较慢,有少量虾出现空肠胃,第3天塘里发出一阵阵难闻的臭味,有朱老板以为是有很多虾死了下去摸,结果摸不到,初步判断是拉网导致的底臭。

水质检测

用简易水质测试盒检测水质,pH值8.1,氨氮0.4,**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0.2mg/L,总碱度:80。藻相:+-绿藻+、硅藻-、少量鞭毛藻

[鞭毛藻(dinoflagellate),藻类,水下磷火微生物,介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是金藻门、*藻门、隐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团藻目中具鞭毛藻类的统称。]

、死藻有机质++,

情况分析

钦州的塘一般都是十几年的老塘,数年没有重推的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底部氧债

[依据能量平衡的原理,首先将运动后恢复期的机体额外耗氧命名为“氧债”(O2debt)并提出产生“氧债”的原因是由于肌肉在运动过程中赖以获取能量的肌糖分解产物*酸(lacticacid)在恢复期被部分(约20% )**而促使其余*酸(约80% )再次转变为肌糖的缘故,即偿还运动过程中所欠的“缺O2”债务。]

积累最严重的区域是表层20厘米以下,推塘后一定要彻底暴晒,才能达到清除氧债、补充氧库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由于渗漏或其它原因难以干燥的池塘,当池塘底部干燥、推塘后来不及暴晒就匆匆进水或渗漏进来的水没有排干,将导致严重的问题。

导致底臭的主要诱因是拉网促使淤泥下的大量氧债翻到表层,进而导致水体分层,大量增加了底部的化学耗氧,由于这些悬浮物质大多数是有机颗粒和生物絮团,因而耗氧量非常大,容易引起微缺氧。如果在池塘底部均温层出现大量的Fe(HCO3)2时就存在翻塘的风险,不正常的上下水层对流(如台风、暴雨、大风、拉网等)将造成瞬间全塘缺氧而翻塘,此外,池塘底部和均温层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低将导致大量有害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

,如弧菌、嗜水气单胞菌、链球菌等兼性厌氧病源微生物的生长。

进而导致水体发臭。

因此,池塘水体的分层是氧债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现水体出现温度分层或化学(溶解氧、pH)分层,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消层。具体方法可利用溶解氧昼夜变化规律,在上层水体溶解氧高的时候,采用叶轮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涌浪机处理。

处理方法

9月21日19点**底改(福底康2-3亩/瓶+黑粒氧2亩/包)+水体改良剂(氧成功3-4亩/瓶),连续几天下到底不臭为止,减料观察。

处理效果

经过连续**底改和增氧2天后,基本闻不到臭味,氨氮、**酸盐恢复到正常水平范围内,虾慢慢开始恢复吃料。

结论

池塘生态是一个非均质系统,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氧分布的不均匀并由此导致电位梯度的出现进而引起病源、有害物质滋生、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养殖期间池塘底部的管理本质上是氧债的管理。在传统的池塘养殖中,溶解氧是限制因素,因此,保证溶解氧水平是池塘水质管理的重要目的。所以,氧债是**物质。一些常见的手段本质上是氧的管理,如物理手段——排污:将氧债直接排出池塘;化学手段——“增氧剂”如过**钙、过碳酸钠;“消毒剂”如漂**、高锰酸钾、过氧硫酸氢钾、高铁酸钾等,本质上是**剂,是对池塘底部“氧”的补充。

作者:帮成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钦州店吴绍凯

地址: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文峰南路419号十四幢5号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