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份以来,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加大,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也开始随之变化,那么在这夏秋交替之际,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养殖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呢?笔者将结合养殖实际,为大家的疑问进行解答。
一、水质管理
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池塘水体的热能也逐渐开始向空气中散失,随之而来的就是池塘初级生产力——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力逐渐降低,此时水体易缺乏微量营养元素。建议处理方案:虾蟹活力宝1-2亩/包+加酶利生宝3-4亩/包。除此之外,天气的剧烈变化也是造成池塘藻类快速变化的重要原因,例如有网友在渔行家平台上提问:“14号台风过后连续几天,出现闷热,短暂小雨,水色变红(疑是*甲藻,鞭毛藻爆发),之前用过多次氨基酸+沸石粉,现在虾吃料变慢。请问怎么把水色调回正常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回复是:上面问题,是由于池塘底部“返底”造成的,底部含氮有机物大量上浮,造成赤潮生物过量繁殖,防治思路应为以菌抑藻,使用光合细菌,芽胞杆菌及*酸菌会有降低pH值,抑制藻类大量繁殖的作用,避免有害微生物滋生。
关于水质问题还有一点非常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抗应激,应激反应会对南美白对虾造成活力下降,摄食减慢等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偷死”,因此如果是倒藻、杀藻引起的应激,可采取护水宝2-3亩/瓶+应激宝2-3亩/包,分别稀释后混合泼洒,傍晚再用氧宝1亩/包直接泼洒,以预防缺氧。
二、种苗管理
近期也有一些网友问过苗的问题,例如这个:“代问:日本对虾的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怎么去判断?放苗27天,花虾苗规格4公分
[公分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是十进制长度计量单位。]左右,1万苗/亩土池。最近晚上电灯去照发现苗很少,晚上抛网部分塘有1、2条,各别塘没有抛到苗,会不会成数特别差呢?”
日本囊对虾,俗称花虾,经济价值远高于白虾,因此近两年来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国内对于花虾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甚至目前都没有一套成熟的养殖模式,但总有一些方法是可以借鉴白虾的,例如我们就可以晚上在池塘台阶处撒些开口料来引诱虾苗
[虾苗,亩放虾苗5~10万尾。]觅食,从而近距离
[《近距离》是歌手棒棒堂的一首歌,收录于其专辑《电司》中。]观察苗的成活率及生长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回复是:我们也在探索花虾的养殖模式,并且在自己公司的实验基地还养了两塘,据我自己的观察,放苗一个月内几乎看不到虾苗,到了30多天的时候,料台上才陆续上来,我就经常晚上抓把开口料放在台阶上,久而久之,虾苗就养成习惯来觅食了,我也就能近距离的观察了。
还有一位网友问到:“放苗12天,打捞检查,弹跳力不好,会有问题吗,少量没过料,求指点”。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回复是:这种问题一般来说无外乎虾苗差或者塘底污染重两种情况,如果放苗时检查过盐度和pH值没有问题,我建议采用“苗试底”的方法,具体说就是用80目筛网做一个网袋,然后放入一定数量的苗,缝好后绑住重物沉入塘底,过24小时检查苗的存活率即可。这个方法能有效确定苗能否适应塘底的环境,降低放苗风险。
三、投料管理
有网友对放苗之后的投饵率不是很清楚,刚放苗时,我们建议10万苗喂1-2两料即可,虾上罾后每天都可递增5%,这样加料比较平稳,也能够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有网友提问:“放苗25天,5-6公分,一餐10斤,一日三餐,淡绿色水,透明度
[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约45厘米,全身发白,但是肠道粗黑正常,向大家请教,是什么引起的,谢谢!”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回复是:放苗25天,透明度还有45公分,说明水质偏瘦,而对虾体色跟环境有很大关系。这种情况一般是水质出了问题,但不会对虾造成太大的危害。
还有朋友问到:“放苗15天,虾苗2-3公分,发现空肠空胃,虾还没上料台,求指点,用什么药品治疗”。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回复是:幼苗期的对虾十分贪吃,不停的到处觅食一般情况下肠胃都是满的,如果仅仅15天就出现了空肠空胃现象,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我只能建议抓紧排塘。
作者:澳华集团集团研发中心/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