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死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目前还不明确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偷死,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弧菌感染、**爆发及水环境的恶化。

对虾偷死是在投苗1个月后至出售前较多发生,中后期(45-60天阶段)达到高峰,原因多是中后期随着对虾长大,投料增加,排粪增多,养殖环境易受污染,特别是池塘底部环境恶化,容易缺氧,从而使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氨氮、**酸盐等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

,并促使厌氧性致病菌大量滋生。 

南美白对虾偷死症的防治

对虾偷死症关键还在预防,10-15天定期改底(如果发现水已经发黑,应该及时换水),选择具有吸附有害物质、杀灭有害细菌、增加溶氧、提供有益元素的产品,达到阻止有害细菌生长、培养有益菌群的目的。改底后第二天外泼8%二**氯

[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100g/亩)+内服喂中药双黄连

[双黄连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口服液

[口服液剂是以中药汤剂为基础,提取药物中有效成分,加入矫味剂、抑菌剂等附加剂,并按注射剂安瓿灌封处理工艺,制成的一种无菌或半无菌的口服液体制剂,因此亦称口服安瓿剂。]

(1L/500斤料),隔3天一次,持续2-3次。二**氯第一次使用即可,情况严重时可适当增加次数,病情严重时双黄连口服液也可同时进行外泼。不提倡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对长期养殖不利,也容易增强病菌抗药性。

治疗方案:一是改底净水,选择颗粒状

[颗粒状,医学术语,泛指基部直径不超过高度的一种突起。]

的底质改良剂,主要成分是腐植酸钠、硫代硫酸钠等;二是杀菌消毒,使用颗粒状的氯类制剂(如三氯异氰尿酸)或溴类制剂(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但必须在晴天上午不缺氧的情况下使用,可视具体情况隔天用一次,用量参考具体产品说明;三是增氧,选用颗粒状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或过**钙

[过**钙又称二**钙,为白色或淡**结晶粉末,无臭,几乎无味,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加热至315℃时开始分解,完全分解的温度为400~425℃,常温下干燥品很稳定。]

);四是内服杀菌抗**

[**(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药物,最好是遵循中药+西药+添加剂

[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

的原则,中药选清热解毒杀菌抗**的散剂或口服液(如黄连解毒散、扶正解毒散、清瘟败毒散等),西药主要是抗生素(如10%氟苯尼考,用量3-5g/公斤料),添加剂选择多糖类(如甘露寡糖或黄芪多糖)。

(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