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中文里有许多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原名叫做大口黑鲈,它的原产地是在美洲的淡水湖泊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引进我国。这种鱼外观并不突出,一般不用做观赏鱼。但它的肉质鲜美,口感很好的鱼类,而且繁殖迅速,因此许多的渔业养殖户还是比较喜欢它的。然而它是一种肉食鱼类,会吞吃鱼类、小虾等水中的生物,因此如果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不注意,也会造成许多损失。小编来告诉你如何对加州鲈鱼进行混养,加州鲈鱼混养技术,内容如下:

  加州鲈鱼混养技术

  1、4月初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河蟹苗,水温4—10℃,避开冰冻严寒期。每亩放养300只,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200只/公斤,选择蟹体健壮,规格整齐,无断肢,无病斑。同时套养适量的鲢鳙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每亩池塘放养一龄鲢鱼种20尾、鳙鱼种50尾,鱼种规格每公斤20—30尾。可以调节水质,减轻蓝绿藻的繁殖程度。5月中旬放养加州鲈鱼苗,规格5厘米,每亩放1800尾。鱼种选择健康无病,规格整齐。

加州鲈鱼混养技术

  2、放养时间、规格和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了防止加州鲈鱼放养后捕食混养池内的养殖品种鱼及自相残食,放养时间以5~6月份为好。此时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野杂鱼虾和水生昆虫供它捕食。若放养过早,池内动物性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很少,放养过晚又缩短生长期。放养规格以当年繁殖的体长3~4厘米的夏花鱼种为好。放养密度应根据饵料来源而定。若不投饵,每公顷放养750~900尾为宜,天然饵料丰富或人工投饵补充饵料的可适当多放些。

  3、加大主养鱼类的规格:成鱼池混养加州鲈鱼,可以利用它摄食池中的小杂鱼、虾和水生昆虫,抑制野杂鱼、虾繁殖,避免与养殖鱼类争饲料、争溶氧、争空间,起到减少疾病、增加产值、提高优质鱼类比例的作用。加州鲈鱼入池时,池塘内的家鱼规格要在200克以上,鲤鱼、鲫鱼规格至少应在10厘米以上,才能保证不致被加州鲈鱼捕食。如在老口鱼种池塘内混养,要提高主养鱼种规格,还要降低放养的加州鲈鱼苗种规格。

  4、加州鲈鱼属凶猛鱼类,以活鱼为食。活鱼的投喂量若以尾数计,可以放养量的2-3倍喂之。若以重量计,一般日投喂量为其总体重的10%-12%。每天喂两次,即上午9-10时一次,下午3-4时一次。若投喂死鱼块,则须经过食性驯化,一般将饵料鱼剪成适口的鱼块,用于高抛,使之落入水中有一个游动的感觉,**或引诱加州鲈鱼吞食。经过这样7-10天的食性驯化,加州鲈鱼一般会抢吃抛吃的鱼块,高抛鱼块时,要相对固定投喂的地点,范围要大一些,以便让更多的加州鲈鱼抢到食,使之生长均衡。

  5、放养初期,加州鲈鱼因个体较小,摄食能力不强,投喂的饵料鱼要精细适口,少量多次。9-12月份,加州鲈鱼长大了,鱼块可投大一些,数量适当多一些,务使其吃饱吃好,加快生长。人工配合饵料的投喂方法与投喂死鱼块的方法相同。

  6、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1)保持池水溶氧量充足,水质清新:加州鲈鱼对溶氧要求比家鱼高,要经常向池中注水,至少每10天注水1次。加强巡塘,及时开增氧机,发现家鱼浮头,加州鲈鱼或许早已缺氧死亡。

  (2)注意防病及调节水温:加州鲈鱼抗病力强,较少发生疾病。鱼种阶段易患水霉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疾病,严重时会引起死亡。平时要加强预防工作,如经常向池中泼洒生石灰水,可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同时也可调节pH值,使池水呈弱碱性,以适应鱼类生活的需要。夏天要防暑降温,冬天要保暖越冬。

  总体上来说,加州鲈鱼还是比较容易和其他的水生生物进行混养的。很多人将它与河蟹或者杂交条纹鲈鱼或者是黄颡鱼进行了成功的养殖,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一般来说,只要了解了加州鲈鱼的生活习性和脾气,对它进行驯养后,混养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且好多的混养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大家可以去参考下这些成功的案例或者是咨询相应的专家。加州鲈鱼混养技术本文就介绍这么多,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