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发展迅速,可是养殖成功率
[成功率,读音chéng gōng lǜ,汉语词语,指获得成功的概率、比例。]却是下降趋势,一般成功率只有20%左右,保本率10-20%,其他60-70%均为亏损。可是有一个现象就是虾鱼混养的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往往成功率比较高。
一、理论依据
自然界生物是多样性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的,池塘养殖也要遵循生物多样性的规律。以前简单的认为南美白对虾池塘放一些底栖鱼类用来吃掉发病的虾类,以阻止虾病蔓延,其实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作用。重要的是池塘品种多了,适合了生物多样性的自然规律,发病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单品种集约化
[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养殖短时间会大大提高产量,可是长时间以后会发生很多奇怪的病症,造成大量损失(罗非鱼集约化养殖经历过)。
二、模式初探
1、高产池塘
每亩放养虾苗8-10万尾,斑点叉尾鮰30尾(300-500克/尾),草鱼10尾(50-100克/尾),鲤鱼3-5尾(50克/尾),鲢鱼50尾(200-300克/尾),鳙鱼
[鳙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10尾(500-700克/尾)。
2、中产池唐
每亩放养虾苗5-7万尾,斑点叉尾鮰30尾(300-500克/尾),草鱼150尾(50-100克/尾),鲤鱼3-5尾(50克/尾),鲢鱼100尾(200-300克/尾),鳙鱼20尾(500-700克/尾)。
3、低产池塘
每亩放养虾苗3-5万尾,斑点叉尾鮰30尾(300-500克/尾),草鱼300-500尾(50-100克/尾),鲤鱼3-5尾(50克/尾),鲢鱼100尾(200-300克/尾),鳙鱼30尾(500-700克/尾)。
三、饲料选用与放苗顺序
1、对于高产池塘(虾)所套养的鱼类一般不单独再投喂饲料,虾料前期选用转口专用虾料,中后期投喂正常的高档虾料(膨化虾料)。放苗顺序是放虾一周后再放鱼苗。
2、对于中低产池塘(虾)所套养的鱼类一般要单独投喂膨化饲料,虾料前期选用转口专用虾料,中后期投喂正常的虾料。放苗顺序是放虾一周后再放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