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15年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风雨洗涤,匆促间我们又迎来了2016年的养殖开春时机。对虾如何去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但无论如何,做好养殖对虾肥水前期的基本工作是走进养殖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些基本操作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土池基本操作流程说明:

粤海南美白对虾养殖基本操作流程—土池篇

1、本流程适用于普通低位池,根据虾塘硬件条件可酌情调整放苗密度等指标。

2、推荐放苗密度为粤海优质一代苗2-5万/亩。

3、本流程易管理、可控性强、效益高、源于实践、可操作性强。

(肥水前准备工作篇)

1、整塘(1)操作方法:虾塘改造、修整。结合自身虾塘情况,对虾塘渗漏损坏的地方进行修补或改造。说明:A、此项工作对于后续整个养殖至为关键,可有效防止渗漏处病原菌渗入水体B、每造对虾养殖结束后此项工作必须第一时间做好,以便后续养殖。

2、清塘(1)操作方法:高压*彻底冲洗后将污泥抽出或机械清淤。注意冲洗前不用晒塘。

3、晒塘(1)曝晒建议10天以上,池底要晒至龟裂。因为高温条件下紫外线杀菌,便于养殖中后期底质管理。

4、塘底消毒(1)操作方法:漂**

[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

20-30斤/亩;酸性塘可使用生石灰150-200斤/亩。

注意:生石灰和漂**不用同时使用;漂**傍晚使用。生石灰现泡现洒,不可过夜。清塘消毒时池塘水位不可过高。

5、进水(1)操作方法:取无污染水质或设立蓄水池(建议:蓄水池占整体养殖面积20%以上)水泵抽水或自然纳水80目网袋过滤。蓄水池对于提高养殖成功率相当重要。

6、一次消毒(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进行杀虫杀藻)

7、二次消毒(1)建议使用粤海颗粒型二**氯、强氯精3-4公斤/亩或漂**30-50斤/亩水体消毒。注意:换水条件好的虾塘可先进水1米左右,随着养殖过程再逐渐加深水位;换水条件差的可适当加足水位,尽量减少养殖过程中换水风险。消毒时,开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2-3小时。

8、水体解毒(1)针对残氯、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进行二次解毒,消毒后1-2天用“海中宝”1包/亩,次日“有机酸解毒灵”2亩/瓶。目前水质条件下,双消毒、双解毒更有保障更加科学。

9、肥水(1)操作方法:第1天晚上:“富水美”3亩/包+1桶“氨基培水液”加8-10倍井水水,充气浸泡过夜待次日使用。第2天晴天上午:“粤海有机肥101”和“氨基培水液”加水混合泡2-3小时后全池泼洒,紧接着将泡好的“富水美”全池泼洒。(2)说明:第一次肥水用量要充足、全面、快速,要及时追肥;肥塘前最好要进行水体解毒。提高总碱度

[碱度是表示水吸收质子的能力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来标定。]

和稳定pH,追肥要少量多次

[健身运动中,少量多次通常是指:使用小重量、小负荷进行较多次数的练习方法。]

,有机肥+活菌+无机肥。施肥时添加藻类生长微量元素,不可以一次施肥过多或蓄水太久,防止有害藻滋长。

粤海对虾养殖基本操作流程——土池篇(水质指标检测篇)

(水质指标检测篇)

盐度

养殖水体盐度必须大于2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直接养成池或标粗暂养池中使用海水晶、海水、淡水进行放苗时水体盐度调节,最好调到与育苗场苗池水体盐度相差不超过3格。如是淡水养殖需在放苗稳定后采取逐步添加淡水进行淡化。

水色

建议放苗时透明度30-50公分,不要一次性把水肥得过浓,但首次肥水要选择晴天早上、肥量充足、肥分均衡,迅速把水肥起来。放苗之后根据水色变化情况及时追肥补肥,采取少量多次原则,采用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活菌。

氨氮

1、定义: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水产养殖中分子氨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遗骸。正常范围是小于0.3mg/L,没有最好;检测范围是0-1.5mg/L。

2、主要影响:氨渗进生物体内,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呼吸机能下降;氨主要侵袭粘膜,特别是鳃组织表皮和肠粘膜,其次是神经系统,使水生动物的肝肾系统遭受破坏,引起体表及内脏充血,严重致死。即使是低浓度的氨,长期接触也会损害鳃组织,出现腮小片弯曲、粘连或融合现象。

3、调节方法:养殖水体出现氨氮过高时,适当加强换水,开足增氧机,主动停料或减料,用活菌拌料,使用活菌充分曝气,如:“富水美”2亩/包+红糖3-5公斤/亩+沸石粉3-5公斤/亩全池泼洒(提前充气,浸泡3-5小时活化增殖),使用是配合“氧底宝B”。但必须注意到在养殖过程中,氨氮高时禁止使用石灰或碱**品,以防中毒。

**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1、定义:**酸盐,又称**态氨或**酸盐氮。水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铵盐,在有氧的条件下会转化成**酸盐和硝酸盐。正常范围是小于0.2mg/L,没有最好;检测范围是0-0.3mg/L。

2、主要影响:**酸超标主要导致慢性中毒,功能性缺氧——**酸盐进入对虾血液,跟血蓝蛋白结合,令血蓝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血蓝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表现缺氧症状——肌肉白浊,偷死,浮头,爬边。当**酸盐浓度高于0.6-0.8mg/L,属于过高现象,会导致对虾慢性中毒;而当**酸盐突然高升(半日内升降变幅超过0.3就很危险)时,会导致对虾急性缺氧,急性中毒;而**酸盐过高会影响藻类生长;如果同时有氨氮那这两种水化因子对对虾的毒性也会随之增强。

3、调节方法:当**酸盐过高,我们应主动去减料或停料,并在饲料中拌入“活性酵母”和“粤海601”,结合适当换水,开足增氧机,连续两个晚上干撒“氧底宝”,天气晴朗时白天泼洒活菌:结合使用“富水美”2亩/包+“*酸菌王”+沸石粉3-5公斤/亩。良好的藻相利于降解**酸,降低**酸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综合的处理之后**酸盐一般会明显减少。

弧菌

采用弧菌检测板测试水体弧菌含量。将弧菌检测板涂布虾塘底层水样后过夜,次日计数,当黄绿弧菌总数超过600个/毫升,则需要再次消毒处理(粤海金碘2亩/瓶),消毒后再次检测弧菌,弧菌量控制后再放苗。

总碱度

1、定义:总碱度指存在于水中的碱性例子(如CO32-,HCO3-,OH-等)的综合。就是水吸收阳离子(如氢离子H+)以维持酸碱度

[酸碱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值来表示。]

(pH)不变的能力,总碱度是水的缓冲能力。总碱度高,水质因外在因子(如雨水)导致的变动幅度就小,也就是所谓“水质稳定”。水产养殖最适合总碱度范围在75-200ppm之间。一般情况下,淡水或低盐度养殖对虾,最低总碱度要求为75ppm;海水养殖对虾,最低总碱度要求为100ppm;而在虾病流行季节或雨季,池水总碱度最好调高到120-150ppm。

2、主要影响:总碱度为水质变动的缓冲因子。当池水的总碱度太低,水的酸碱度的日变化幅度大,可能会过高(下午)或过低(清晨),水的酸碱度稳定,则水中营养盐可利用性高,有利于浮游植物如藻类的稳定生长。而当水体总碱度过高,水中的重金属如铜、锌的毒性降低。一般情况,天然海水一半具有较高的总碱度,含有充足的碳酸根碳酸氢根,而酸性底质的池塘通常会消耗大量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导致总碱度越来越低;对虾蜕壳后硬壳和生长过程中会消耗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细菌在降解有机物时也需要消耗碳酸根和碳酸情歌;藻类光合作用时需要利用二**碳,这同时也降低了总碱度。大部分情况下总碱度的降低是由以上原因综合造成的。

3、调节方法:当水体总碱度大于80ppm时,可以使用白云石粉30-50公斤/亩、石灰粉30-50公斤/亩调节。当水体总碱度低于80ppm时能够及时处理,有利于水质稳定。

酸碱度pH

1、定义:pH指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正常范围是7.8-8.7;检测范围是8.0-9.6,而良好的水质要求日波动不超过0.5。

2、主要影响:当pH值过低时(低于6.0)对虾会慢性中毒,导致对虾降低血液载氧能力,活力体质下降,生长受阻甚至患病,虾壳变软;而当pH值过高时(高于10.0会碱性中毒,高于10.5会急性中毒),会腐蚀对虾腮部组织(黄腮、黑腮),从而导致呼吸障碍引起大量死亡。pH值的过高过低都会一定程度的一直水生物微生物繁殖。

3、调节方法:pH低时用熟石灰兑水泼洒,采取少量多次逐步提高;pH高时用““EM调水王”2-3升/亩+红糖2-5公斤/亩。“EM调水王”要提前加少许红糖泡3-5小时再全池泼洒效果更好,pH值越高时适当增加红糖用量,特别是在苗期时更要注意pH过高问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